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94章 武林逸闻(2/2)

谁也不想被人骂嘛。

说起来,这场大比武颇有些上世纪“混元太极形意掌门人”

大挑战的感觉,可见国人不论哪个年代对于擂台比武有天然的热爱啊!

难怪读者会有“武侠情节”

让武侠小说长红二三十年!

吴公义则大概是比“马掌门人”

有真材实料的,起码没有在拳手面前输得太难看,导致比武后吴氏太极拳大火,“建泉太极社”

报名者众多,在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东南亚都建立起分社,濠江的擂台比武更像是一场“武术路演”



当然,他本人也是不爱写武侠小说的,无它,写出来读者不多,哪有写专栏那样受人追捧?

“查生,你文笔比我好,或许可以谈个更好的价格,我观他们报社很爱才,想来是会答应的。”

陈文统突然道。

“行!”

因为他在报社上班每个月也就一百七十块。

“帮帮忙,我大老板真的很欣赏你的文章。”

“讲了。”

“呃……”

何定贤发愣片刻,忽然笑道:“还是我犯傻了,现在谁都觉得写小说没前途,怎么会放着编辑不当来写小说。”

一个靠着军官提携的太极拳武师,不管在武术圈名气多大,曾经有多威风,逃港之后没落困苦都是最底层!

陈文统笑道:“一个字一块钱写不写?”

猪油仔先是惊讶,旋即答应:“明白。”

“靠,我连老婆都没有,为什么要怕儿孙难看?”

他心头暗怨起来。

陈文统收下港币握在手里竟然有些不真实之感,可没等道谢猪油仔就带着人跑走了。

隔天,早上,原名陈文统,笔名梁如慧,将来叫作“梁宇生”

的文人穿着夹克,戴着眼镜,步行来到《大公报》楼下上班。

当时港澳台都风闻此事,关注者不下百万,堪称是轰动一时,平手结局也让人不尽人意。

那轿队、大猪、啧啧,真是风光。

猪油仔无奈道:“就是因为写小说才不来,姚馥兰回绝的时候就讲,当编辑赚得比写小说多,薪水比稿费更稳定,写小说死路一条来着。”

陈文统早就猜到朱先生肯定会再找对方,心里并不意外,因为,他父亲前年刚刚过世,来到港岛安身日子难捱,不像查娘镛一样有家人帮衬,自然没对方的清高与骨气。

对于他们这种文人而言写文章是高高在上,写小说要伺候读者,能一样吗!

唯有看见巨大利益才可能放下傲气甘心读者服务。

何定贤收到“梁宇生”

答应为《东方日报》写小说的消息,心里感觉开心之余也觉得正合情理,因为“梁宇生”

不像“金镛”

一样具有文坛背景(金镛表哥是新月派代表徐老师,父亲与矛盾为同学,与鲁迅先生是同乡,浙帮文人在文坛势力极强),所以梁宇生肯定更愿意折腰一下。

另外,金镛不管是在商业还是文坛上,其实都有很强野心和抱负的,属于自命不凡,野心勃勃之辈,相较而言,梁宇生也更好说话,不容易跑路。

有一个“梁宇生”

做台柱子,再招几个逃港文人凑凑班子,武侠小说连载就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则在“武林”

之中。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