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借刀杀人(1/2)
早在回来的路上,凌云就想好了,弄这么多人回来,肯定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
最少得把本钱捞回来,至于赚头,是越多越好。
休息了一上午,下午与赵云举行了隆重的结拜仪式。
赵云比凌云小一岁,是二弟。
报年龄的时候是赵云先报的,就算赵云比凌云大,那也是弟弟。
凌云怎么报,自己说了算,总之要比赵云大。
随后,凌云安排人手制作军旗,他现在已是名副其实的太守,是该打出旗号的时候了。
只是现在的情况有些戏剧性,一个上谷郡的太守却在渔阳郡打着上谷的旗号。
凌云也管不了那么多,总之有了正式名分办什么事都方便。
接下来,凌云安排秦涛派人到各地发布招揽贤才,招募士兵的消息。
听说凌云要招募贤才,秦涛当时向他举荐一人。
此人是他同乡,姓田名豫字国让,现年二十一岁,也是居住在渔阳郡雍奴县。
这田豫虽然年少,却胸怀大志,熟读兵书,有勇有谋。
以前曾在刘备处呆了一段时间,因家中老母年事已高,故回乡奉养。
秦涛与他略带亲戚关系,对他颇为了解。
听到秦涛举荐,凌云立即询问智能管理,没想到智能管理居然告诉他有此人的资料。
凌云一听心中大喜,他也曾问过秦涛、申鹏等人的资料,可惜智能管理都查不到。
没想到这个田豫居然能载入史书,看来肯定不简单。
再一询问,智能管理说查此人详细资料只须一千虚拟币。
这价格比刘虞公孙瓒便宜了许多,凌云痛快地把他的资料给调了出来。
细读之下,凌云更是欢喜,此人还真了得,曾在公孙赞帐下建有大功,后投靠曹操。
北却鲜卑,东破孙吴,最高官至并州刺史,可谓是一生功绩斐然。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现在的田豫尚未出仕。
在刘备处也只是寄居,并未参与政事。
刘备对他青眼有加,可是他根本没有替刘备卖命的意思。
了解了这些情况,凌云琢磨了一阵,决定暂时先不找他。
他家中尚有老母,无论如何都不能出来,若现在去,再把事情弄夹生了反倒不好。
只是凌云把这个人记在了心里,并且有了攻打雍奴县的心思。
次日下午,刘虞那边终于有了消息。
他派齐周前来求见凌云,商谈善后事宜。
事情都在那儿摆着,凌云一口咬定死的那些人都是他的手下,让齐周看着办。
可能事先刘虞给了他商谈的底线,齐周至多给一名死去的军士赔偿一金。
当时凌云就恼了,叫来护卫,要把齐周带来的二百随从全都给砍了,然后给他二百金。
齐周自然不肯,凌云当即提出一名军士赔偿五十金。
这个加码实在高得离谱,所需总额对刘虞来说也不是小数目,齐周无论如何都不敢做主。
而后齐周提出鲜于银那边死了近千人,这事怎么算?
凌云说,你们是去打猎的,战斗力不行被猎物反击了,你还想怎么样?
难道要猎物给你偿命?
齐周说不过凌云,又不同意他的条件,因此双方的商谈陷入僵局。
凌云把这事放了下来,进而商谈第二件事。
这两天,鲜于银的两千军士在他这儿又吃又喝的,得把饭钱给付了。
算来算去又算出了一笔天文数字,齐周根本没信凌云的,双方把鲜于银叫来一对质,齐周傻眼了。
对于此事,鲜于银也是有苦说不出。
昨日凌云走后,就有人给鲜于银的军士送去了饭菜。
这次的分量足,管够吃,军士一个个肚子吃的溜圆。
没过两个小时,又有人把饭菜送来,依然是管够吃。
那些军士刚吃饱不久,如何还能吃下多少。
基本上吃了一些就吃不动了。
饭菜撤下去之后不到两个小时,又送来一拨,还是管够吃。
鲜于银一看不好,这么多饭,人家给送来,肯定都得算在他的身上。
原来以为是按最开始的那个份量给送五次,谁知道现在是管够吃。
这待遇倒挺好,可是管够吃的话就不用送五次了。
他就让人找凌云,想让少送两次。
可是找凌云挺费劲,不是出去巡视了,就是公务繁忙,再就是找不着。
如此一直找到今天,今天的饭菜又送了四次,军士是一次比一次吃得少,大多数饭菜都剩下了。
凌云可不管你吃了多少,他按照给两千人吃饱一次的耗粮量再乘以五来算粮食的数量,价格按先前与齐周商谈的粮价计算。
实际上,凌云根本没做那么多饭,把上次吃剩的拿走,简单处理一下,下次做点新饭盖在上面端回去,谁都发现不了。
送饭的次数是凌云和鲜于银定的,鲜于银自然不能抵赖。
但齐周根本不敢做主,结果这件事的商谈又陷入了僵局。
齐周不拿出办法,凌云就不放人。
鲜于银这帮人回不去就得继续吃凌云的,那样的话,要赔的粮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要知道这帮军士在刘虞军中可都是喝粥,在这儿全是吃的干饭,军士倒得了便宜,可刘虞就遭罪了。
如此一来,齐周又不敢把事情说死。
他担心凌云一怒之下和他躲猫猫,到哪都找不着,鲜于银等人在他这儿若住个一年半载,那还了得。
于是齐周试探性地压价,结果凌云还真给口子,双方再次进行了商谈。
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凌云做出让步,五百军士与粮食合并赔偿,以鲜于银的三千战马外加两千金的总价进行赔偿。
齐周还想再压,结果凌云一竖眼睛,齐周不敢吱声了。
这个价码还算可以接受,主要是战马都在凌云的掌握中,人家要是硬不给你,你也没办法。
万一人家再一发怒,连人带马都给吞下,损失则会更大。
战马的事不用说,早被凌云给养了起来。
那两千金,齐周只拿出了一半,这次来,刘虞的最高赔偿上线只限于一千金。
谁知道又出了粮食的问题,马赔上了,一千金搭上了,又倒欠人家一千金。
剩下一千金,齐周要写张字据。
凌云摆摆手拒绝了,他说,我还信不过子元吗?
何必弄得那么斤斤计较的。
齐周憋气带窝火,带着鲜于银等人回转俊靡。
回去之后,把这事向刘虞一禀告,他被气得差点吐血。
但细一想,齐周做的也没毛病,亏点就亏点了,总算一次把帐给结了。
要不然的话,赔偿用度还在长腿,会越来越多。
眼下对付公孙瓒已经很吃力,若把凌云得罪了,日子会更不好过,而且还指望着从人家那儿买粮食呢。
虽然这样想,但他实在感觉有点窝囊,这个亏吃的太没面子。
当下他击鼓升帐,与一众属下议事。
商议来商议去,许多人对凌云有些不满,其中意见最大的就是公孙纪。
先前公孙纪接到公孙瓒的密令,让他寻找一切机会挑起刘虞与凌云之间的矛盾。
刚好他借着这个机会排遣凌云的不是,从凌云占领四县,到射杀他们的人马,再到恶意索要赔偿。
他这一挑拨,还真把刘虞的火气给挑了起来,便让属下给出出主意。
因为将渔阳郡与渔阳县混淆一事,从事鲜于辅曾被刘虞一顿斥责。
齐周回来禀报的时候,他也在场,齐周把经过说了一遍,他也叫不准当时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