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33章 献计筹饷(1/2)

文庆唱起反调,领班军机大臣彭蕴章表面风清云淡,内心十分厌烦。

他不疾不徐,脸上很是镇定,说道: “此言差矣。

杨贼窃居金陵,僭称帝号,为朝廷心腹大患。

粤匪窃居岭南,又在福建、浙江大举用兵。

江南江北大营当面之敌皆为粤匪精锐,其势急。

“至于金陵上游,湘军所当之敌皆为长毛余孽,为朝廷腹腋之患,其势缓。

两大营势急,湘军势缓,军饷所出,自然优先供给两大营。”

咸丰有些不耐烦,说道:“粤匪已经进入浙江,浙江的形势说不定已经相当危急。

湘军和两大营是朝廷在东南的两根柱石,不思为国报效,反而为粮饷争执不休!”

天子一怒,军机大臣们个个慌恐。

以彭蕴章为首,四个军机大臣再次跪了下来。

幸而咸丰优待军机大臣,每个大臣的前面都放有一个跪垫,不必像前朝那样跪在硬邦邦的青砖地上。

彭蕴章瞟了眼年轻的咸丰帝,觉得他刚才的气话实乃多余,也纯属无用。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湘军也好,江南江北大营也好,都处于战争前线。

朝廷既要指望他们卖命,当然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军饷。

就像俗语所说,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前线将士缺饷,又怎么会卖命打仗呢?

文庆兼任户部尚书,掌管清廷钱袋子。

咸丰便问他道:“文庆,前线缺饷,你可有什么良策?”

在满清小农经济条件下,清廷筹饷的路子并不多。

文庆思索片刻,说道: “历来筹饷,无非是开源节流。

开源这一块,除了厘金外,不妨开征洋药税。

洋药输入日甚一年,若开征税款,每年可得饷银上百万两。”

洋药即为鸦片,这是一种遮羞的说法。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华帝国军政府厉行禁烟,鸦片交易逐年向北方转移。

开征鸦片税前景诱人。

只不过,当年道光皇帝为了禁烟,不惜与英国一战。

战后,清廷虽然默许了鸦片输入,但仍然以洋药代称鸦片。

若公开征收鸦片税,既不是公开鼓励鸦片贸易?

现在咸丰为了筹饷而开征鸦片税,岂不啪啪打脸?

不过,道光、咸丰父子二人都沉溺鸦片,再谈禁烟都是掩耳盗铃,也完全不可行。

彭蕴章坦然说道:“洋药既已大量输入中国,若不征税,白白丧失利钱。

而开征洋药税,除了可以开辟财源,还能抑止洋药贸易。”

这是什么道理?

不等咸丰发问,彭蕴章解释道:“开征洋药税,将抬高洋药价格。

洋药价格升高,普通人吸食不起,洋药销量就会下降。

久而久之,便有禁烟之效。”

养心殿内的君臣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显然知道这种歪理站不住脚。

但彭蕴章这样说,显然是揣摩透了咸丰的心思,还是使咸丰面子上好受许多。

久不言语的军机大臣穆荫,此刻也插话道: “开征洋药税确有必要。

只不过,朝廷不便明发上谕,更不能公开宣扬此事。

不妨由军机处密函各省,让各省自行开征洋药税。

所得税款,三分归地方,七分交户部,以刺激各省积极性。”

咸丰点点头,说道:“也只好这样了。

众卿平身,站着回话吧。”

四位军机大臣站起身来。

彭蕴章向文庆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继续陈奏筹饱的办法。

文庆微微点头,慢条斯理地说道:“粤匪以夷变夏,学西方实行重商主义。

但不得不承认,粤匪擅长理财,颇有一些可效仿的地方。”

这话放到公开场合,绝对要被百官喷死。

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御史、读尽圣贤书的翰林,绝对要上书弹劾文庆。

文庆自恃自己是两朝元老,时日不多,当着咸丰的面,说出了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然而,咸丰并不为忤,问道:“文庆,你尽管说。

有什么好办法,咱们不妨也照办。”

文庆得到鼓励,说道:“臣有三个办法,可供皇上斟酌。

一曰发行纸钞。

粤匪之纸钞,称为法币,与银元等值,可到银行自由兑换,使用方便,如同大清的银票。

“所不同者,大清的银票由票号提供,票号每提供一两银票,必需吃进一两实银。

粤匪用银行发行纸钞,每发行一张面值一两白银的纸钞,实际并不吃进白银。

“这也就意味着,朝廷发行纸钞,可以平白生出许多银钱。

譬如说,户部持有一百万两白银,可以对外发行三百两白银的纸钞。

“外界商民持有三百万两白银的纸钞,或储蓄,或购物,或交易,并不会同时兑换白银。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朝廷手里多出了两百万两的白银。

普通商民,却毫不知情,安然使用纸钞。”

建银行发行纸钞之事,百官屡有上奏,反对声音亦很大。

咸丰饱读史书,知道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发行有纸钞,无不以失败告终。

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商人自行发行“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开始信用颇佳。

后来,官府盯上了交子,禁止民间发行交子,成立官方“交子铺”

,由官府发行交子。

北宋官府发现发行交子可以快速掠夺民间财富,大量发行交子,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交子变得一文不值。

元朝在金国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当完善的货币发行制度,每发行一批纸币,必储存一批金银硬通货。

这实际上就是货币准备金制度。

因此,元朝纸币的作用相当坚挺。

但当了元朝后期,战争频繁,朝廷大量发行纸钞,同样变得一文不值。

明朝取代清朝后,明太祖严令规定大明宝钞是唯一的合法货币,禁止民间流通铜币、白银。

明朝官府将银矿、铜矿等收归国有,禁止民间开采,然后将铜币、白银赏赐给各藩国朝贡之人。

这个政策也加剧了国内铜币、白银稀缺。

明英宗时期,明朝允许了白银的流通。

此时,大明宝钞已经完全不能使用,白银成为了唯一的流通货币。

在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

后,白银、铜钱正式成为明朝的合法货币。

清朝的制度大部分继承自明朝。

清初时,因战事频繁,军饷缺口大,清朝短暂发行过一段时间纸币,但不久之后便废止,完全以白银、铜钱为货币。

现在,文庆重提发行宝钞之说,咸丰不由得心动,说道: “文庆所说颇为可行,户部不妨发行大清宝钞,以与粤匪的法币相抗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