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九一八后的GMD外交努力(2/2)

他们在国民政府大门隔一条马路的对面,架起一座铜钟,日夜撞击,表示警钟长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

直到27日下午,蒋介石才派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场讲话,但未能使学生满意。

蒋介石本人被迫出见。

蒋首先责怪学生“为少数人作工具”

,并说:“请愿条件中有不合道理,逾越常轨之点。”

学生代表当场理直气壮地说道:“此次请愿,纯为救国,绝非有少数人操纵”

,并当众朗读呈文要求条件,要蒋介石表态。

蒋介石转而说:“余甚快慰,余必接受诸生要求,站在国民前面牺牲奋斗”

,并训令同学回校安心读书。

学生代表当即反问蒋介石:“东三省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几千万同胞成了亡国奴,学生岂能安心?!”

蒋介石随即表示:“三日之内作出,不出兵收复失地,杀我蒋某的头,以谢国人。”

于是在上海学生强烈要求下,蒋介石写了手谕:“本主席效忠党国,早具决心。

对于诸生请愿,自可接受。”

至此,学生以为达到了目的,结束请愿,回到上海。

11月29日,顾维钧、宋子文再电张学良“如日方无理可喻,率队来攻,仍请吾兄当机立断,即以实力防御”



外委会还认为“天津于政治上,军事上关系至巨,倘日人相逼太甚,我方为争持国家人格计,至万不得已时,自应实施正当防卫”



11月30日,在表态三天后,蒋介石并未动一兵一卒,他在公开发表的演说中表示:“我国民此刻必须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这就是历史上以失败而告终的著名的“送蒋北上”

运动。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