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屈才呀!(1/3)
“今年以來。
日军连攻南昌、随枣、长沙等地。
所仗便是几个优势。”
余飚缓缓说道:“第一为快。
所谓快。
就是凭借其机械化的装备。
交通。
行动迅速。
能有效地达成快速集结。
开始攻势;第二是硬。
所谓硬。
即日军鬼子有武士道精神。
战斗特别顽强勇敢。
表现在防守战上。
就是固守一点。
死不放弃。
任你冲击。
他却拼死顽抗。
不为动摇;第三是锐。
表现在日军进攻时。
有一股子锐气。
如同钢锥。
拼死突进。
勇往直前。
第四为密。
密者机密也。
日军行动。
很注意保守机密。
由于严格注意保密。
加上其装备优良。
训练有素。
部队集结、行动。
都很迅速。
在战役开始往往能达成闪击进攻的目的。
让我军措手不及。”
吴新民和林存忠沉思了一会儿。
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
日军的弱点同样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小。
自进入相持阶段以后。
日军的兵力要防守大半个中国的占领区。
兵力配置自然稀疏。
每次行动。
只能割肉补疮似地相对集中兵力。
因此。
不可能有太大的兵团进攻;第二是短。
鉴于第一个弱点。
日军勉强集结兵力。
进行一些局部进攻作战。
只能是短期行为。
速战速决而已。
沒有能力也不可能将作战时间拖得很长;第三是浅。
与上同理。
至少在目前时期。
日军只能作一些短促突击。
浅距离的进攻。
而且打完往往又退回原地;第四是虚。
这是因为日军把摊子扯大了。
兵力分散。
国内兵员枯竭。
无充分预备兵力。
后方空虚。
在与国军对峙之第一线。
日军不得不置重兵。
而后方极为空虚。
其实是貌似强大。
实质上就是虚张声势。”
余飚很有成就感。
用后世的观点來忽悠。
看别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钦佩万分的表情。
感觉确实很好。
吴新民茅塞顿开。
连连拍手叫好。
问道:“司令既然把倭寇的本质洞悉得如此真切。
那可有什么破敌良策吗。”
余飚停顿了一下说道:“我认为破敌的办法还是有的。
第一。
我军应以稳定制敌快速;第二。
以坚韧对敌强硬:第三。
以伏兵破敌锐利;第四。
以严明对敌秘密。
而且不知道你们发现沒有。
越是大规模的会战。
国军越是组织不好。”
“倒是有这种感觉。”
林存忠点头道:“中央军、杂牌军战力不一。
装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