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唐朝生活习惯和各种称谓(3/3)

唐代的居住条件因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差异颇大。

皇帝所居宫室最为豪华。

唐初,长安的太极宫是皇帝议政和居住之地,有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承香殿五座大殿。

自贞观八年(634年)始,唐太宗以为其父李渊清暑为名,于太极宫以东营建新的宫室,初名永安宫,后易名大明宫。

龙朔二年(662年),高宗李治身患风痹,恶太极宫“湫湿”

,对大明宫大加修造,并将政治中心移于此。

大明宫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以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各建有若干配殿,气势磅礴。

玄宗即位后,又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兴庆宫,把宫殿和园林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宫殿楼阁有兴庆殿、大同殿、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沉香亭等。

至此,唐代诸帝在京城内兴建了三个宫殿区,时称“三大内”



武则天迁都洛阳后,也大兴土木,修建了三阳宫、兴泰宫及明堂、天堂等。

此外,唐代还兴建了九成宫、玉华宫、翠微宫等许多离宫别馆。

唐代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私人住宅有着形式和规模上的规定限制:即王公之居,不施重木共,藻井;三品,堂五间九架,门三间五架;五品,堂五间七架,门三间两架;六品、七品,堂三间五架,庶人四架,而门皆一间两架。

但皇室宗亲及高官权臣多越制造宅,竞为奢侈。

安史之乱后,一度大兴“木妖”

之风,将军马造一座中堂,即花费二十余万。

相比之下,一般庶民百姓无力购买砖瓦,多以茅屋为居,时有火灾发生,常有屋漏之苦。

唐代交通十分发达,以京师长安为中心的陆路交通网,以及由大运河和南方水乡构成的水路交通网四通八达,同时,驿站制度健全,陆有陆驿,水有水驿,陆驿有车马,水驿有舟船,为公私行旅和商贾往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唐代养马业经历了一个由衰而盛的过程,开元盛时,不仅zheng fu拥有许多官马,民间私马数量也相当可观,马车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车乘方面的尊卑贵贱十分明显,皇帝有供服乘之用的五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及耕根车、安车、四望车,还有供仪仗之用的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辟恶车等十二属车。

皇后有重翟、厌翟、翟车、安车、四望车、金根车六等。

皇太子和王公大臣也各有车乘。

民间马车则主要用于运输物资。

马车而外,牛车、驴车的使用也比较普遍。

肩舁和檐子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肩舁又称肩舆、软舆、软舁等,檐子也叫竹舆、兜笼,均要以肩抬扛。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agt;;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