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29章 225:去留随意(2/3)

也就是说,如果是他说的东西,发出的指令,你们全盘照做就好,就像是我的发布的一样。

但如果我和他的指令出现了分歧,那以他的指令为准。”

另外,等到厂子基本恢复正常运行,那后面的事情我基本就不会管了。

我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到时候这边的综合管理,就由武平负责,生产管理就由曹厂长负责,而张总呢就负责技术开发和维护。

各司其职就好。

要是真能一下子接受,那才是真的出了鬼。

却不料,惊雷之下,雨点如此之小。

在厂区专门建设一个小型的幼儿托管机构,里面找有经验的妇女负责,厂区员工们如果因为上班没办法照顾孩子,就可以将孩子带到厂区的托儿所里暂时放着,免去后顾之忧。

一方面不用离开工作半辈子的厂子里,非常欣慰。

不过,在讲事情之前,我还是有些话要提前说,既然厂子的所有权发生变化了,那相应的管理层也同样要变化。

所以我先说下大家具体的工作安排。

张文远便答应了。

每当这个时候,他的眼睛里就释放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这三天基本将厂子转了一遍,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这个厂子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根本没有充分利用厂子现有的资源,让大片的土地被白白浪费。

“好。”

曹伟也点点头。

也无法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其中不乏那种不好好干活,就想着滥竽充数之辈。

具体是这样安排,武平担任厂长,全权管理厂子各项事务。”

面子拉不下来。

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人总是讲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问题。

武平认识他已经几个月,知道这就是他的肺腑之言,所以没有什么意外。

所以,我接下来很多工作,都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希望大家也都能尽往一处使。”

能直接看到光。

有了这种思维,慢慢人们的就开始变得糟糕起来了。

剩下的,除了一些实在没办法的人,就是那些本来就浑水摸鱼的家伙了。

久而久之,便再也没有多少真正努力干活的人。

对于这种有技术的老前辈,他是保持着一定尊重的。

到了最后,自然什么都没了。

但在这里,我提前要求一些事情,前期改变,我有一些要求提出来,你们若是有意见,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如果你们的方式和建议更好的话,那我也我可以采纳你们的意见。

但如果你们不提意见,那就是接受我的要求,那样的话,下去后就必须严格执行到位。

又像是再听一个故事,好不容易到了最后的结局。

“张阳担任厂里的总工程师,负责生产技术改进,指导,新员工培训等各项工作。

“ 面对那样的质量事故,也不做总结,不吸取经验,大家还是很淡定,工人还是有说有笑,显得相当轻松,全然没有丝毫的紧迫和愧疚感。

他去了砖瓦厂,发现车间里生产出很多废弃的砖。

这点,我丑话说道前面,几位以及下去后要管理的其他人,都必须做到高度认可。

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大锅饭了,他们也不是什么厂长和领导。

到了这个时候,那些愿意做事的人,觉得这里干活性价比不高,就会离职。

当王天孝娓娓道来时,张阳和曹伟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即使他心里有预制厂过往事情做了垫底,还是有些诧异。

也包括重新在北侧专门划定区域,重新修建厂区食堂,新建员工宿舍。

会议室窗外,刚好可以看到砖瓦厂高几十米的烟囱。

假如说大家都努力工作,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那就好。

因此,我就挂个总经理的名,但具体各项事宜,主要靠在坐各位去落实完成。

他一边看,拿着个本子一边记,一边画,不时还用尺子或者绳子量量距离。

他选择了两种接受的方式。

众人中,只有王天孝自己没有意外。

将机会留给了自己。

他这种年龄人,很多东西都看得比较淡,但唯独是别人对他们的尊重,他希望永远不要丢失。

所以,当王天孝拉着他们一起转厂区的时候,他们是不太高兴的,基本是跟着后面不发表态度,如果王天孝不问他们什么,就一直不说话。

张文远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看两个老厂长,但两人听到后,却还是有些尴尬。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对王天孝非常信任,已经到了王天孝说什么,他都愿意接受,并且没有任何意见。

这间会议室是之前厂里中层以上干部开行政办公会时使用,布置得还算不错,家具什么质地都很好。

这两个人,本来也是要离职的,但是被王天孝建议用高工资给挽留下来了。

更让他们不安的是,有时候正觉得王天孝说的有些过分,让他们很不舒服了,但再听一会,又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一直等到王天孝彻底说完,安静下来,两人才突然长舒一口气,仿佛是在等待什么审判,方才结束。

也就是因为如此,他才想着收购他们。

王天孝一口气说了很多。

三人得到职位后,目光便都看向王天孝,心里都好奇,王天孝这个年轻人很明显在张文远的心中非常重要,要给他留下什么职位呢?

还有,员工的宿舍建立在最阴冷的西南角做什么,整天都见不到个太阳,员工怎么住,这不把人住出病啊……”

听着听着,表情便经不住放松下来。

反过来说,在工作中,那些不愿意好好干活的人,又会影响认真工作的人。

他就知道,这家厂子已经彻底完了。

但其实膨胀对厉害的是两千年之后了,之前虽然物价涨,钱变得不值钱,毕竟还是有个度。

选择继续成为砖瓦厂的员工,但身份由国有化转变为私有化。

这点王天孝和张文远都清楚。

早些年烟囱里几乎每天都有烟气放出,但现在,最高的烟囱已经很久没有用了。

张阳听后也是楞了下,然后点点头。

人都有惰性,既然能混着日子拿到钱,那会还愿意好好干活呢。

没有员工发自内心的支持,企业任何好的方向和策略都会在执行端被大打折扣。

这也是和张文远讨论的结果。

厂子的品牌大受影响,效益降低,所有人的收入下降,绩效全无。

如果他们真正聪明的话,就该懂得,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能有个发挥余热的地方,就已经很不错,再也不可能和之前那样,事事以他们为主。

两人在王天孝说话的时候,不断面面相觑,互相交换着眼神,大概在是说,这个年轻人,看起来人畜无害,没想到还是个硬茬。

三千元钱,真的可以花很久。

他们看向张文远,很想看出这个老板此刻心里想着什么,但看过去,却发现张文远从开始到最后,都是淡淡的笑着。

三日后。

要么就是附近做点小生意。

王天孝愿意给他们两人一段观察时间。

两人都是那种技术出身的人,而不是虚头巴脑的管理混子。

张文远,王天孝,武平还有张阳,曹伟坐在会议桌前。

这些人只是留下来了,但是不代表他们都能用。

老人家们,国企出来的老专家嘛,而且还是当了那么多年的领导,又如何会没有性格呢。

张文远此话一出,不仅是张阳和曹伟非常惊颤,就是武平也非常意外。

都是和厂里有很多感情的人,若是突然被抛弃,不仅仅是没办法生活,而且情感上也无法寄托。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