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蛮不讲理太子胜(3/3)
铿锵有力的一语,只引得一旁的卫绾、郅都二人微微一愣,便见刘胜满是自信的昂起头。
“一者,自吴楚之乱之后,我汉家的宗亲诸侯,都被削夺的很多权力。”
“就连楚王那样的长者、梁王这样的壮年宗室,都已经无法决定封国的很多事。”
“——楚王、梁王尚且如此,更何况才刚获封不久,且还没加冠成人的临江王呢?”
“才刚获封、刚就藩,连自己的王都都还没熟悉的情况下,就算临江王真的下达‘侵夺太庙土’的指令,又有谁人会听从呢?”
接连发出两问,刘胜便满是笃定的咬咬牙,对天子启沉沉一拱手。
“所以,儿臣认为:临江王侵夺江陵太庙土一事,定是有小人从中作梗,蓄意污蔑!”
“既然是污蔑,那临江王,就不应该再待在中尉府、再被囚禁于牢房之中。”
···
“再者,父皇令中尉囚禁临江王,也只是让临江王在中尉府暂住,以等候父皇处置。”
“既然如此,那临江王为何不能在太子宫,等候父皇的处置呢?”
“难道太子宫,比不上中尉府的牢房吗?”
“难道临江王不更应该住在儿臣的太子宫,而非是暗无天日的中尉大牢吗?”
面不红气不喘的道出此语,刘胜仍不忘侧过身,望向殿侧的郅都。
虽然没有开口,但那无比生动的目光,分明是在问郅都:中尉说说看,是这个道理不是?
接收到刘胜的眼神示意,尚还为此事感到羞恼的郅都,自然没有兴致做出反应。
倒是御榻之上,天子启余怒未消之下,暗啐了一声:胡搅蛮缠。
但也正是这牢骚性质的‘胡搅蛮缠’四字,却刚好给了刘胜机会。
——引出正题,表达核心观点的机会······
“或许在父皇看来,儿臣没有任何证据,就说临江王是被冤枉、污蔑,分明是在胡搅蛮缠。”
“但儿臣听说:如果做父亲的触犯了法律,那儿子就不应该检举父亲;”
“如果丈夫触犯了法律,妻子也同样不应该检举丈夫;”
“主人触犯了法律,奴仆,也还是不应该检举。”
“——这在萧相国制定的《汉律》之中,被统称为:非公室告。”
“太祖高皇帝制:凡子告父、妻告夫、奴告主,皆非公室告,郡县地方勿听。”
···
“所以,儿臣并非是在胡搅蛮缠,而是和民间百姓一般无二的,在回护和自己血脉相连的手足兄弟。”
“儿臣听说:道理,是和外人讲的;”
“——亲人之间,则应该讲情谊,而不是讲道理。”
“就算父皇认为,儿臣这是在胡搅蛮缠,儿臣也依旧认为:道理,不是讲给亲人听的······”
今天第一更。
有第二更,但今天去了趟医院,码字晚了,没法在12点前发出来,应该是明早更,明天上班的大父们可以先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