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1/2)

第二百八十九章 许昌,丞相府 “……传诏天下,改元章和元年!”

贾诩详细将庐江新帝登基的事宜做了禀报后,便小心谨慎地抬头看向曹操,不再多说什么。

以贾诩的智慧,自然这件事将会对曹操和许昌朝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尽管先前也知道庐江方面拥立新帝将是一个必然,但当此事真正来临时,还是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自六月初八起,大汉终于开始了一国两天子的怪异状况,而这种状况或许在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内都会继续存在下去,直至曹、刘分出胜负,其中的一方彻底倒下为止。

曹操历时十年、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赢来的大义名分,从此以后将不复存在。

虽不能说丧尽,但面对拥有孝献皇帝血脉正裔的“章和天子”

(刘协之子刘永),许昌的“黄武天子”

(陈王刘宠长孙刘进)确实是占不到什么优势。

根据贾诩所掌握的消息,自孝献皇帝驾崩、孔融身死、黄武天子继位等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中原、河北等地已有不少官员辞官归里,甚至有部分士人开始渡淮南下扬州。

可以肯定的是,章和天子的登基,必然会使这一趋势加剧。

“嗬~~!”

许久后,曹操缓缓抬起头,长长地叹了口气,也不知是感慨,还是遗憾。

亦或是愤怒…… “文若,文和,公达……”

曹操对自己麾下的智囊一一点名后,沉声询问道,“计将安出?”

“丞相,洪以为,为今之计只能出兵讨伐刘备,将庐江伪朝廷一举剿灭!”

没有曹操点名的曹洪反而第一个出言说道。

“东北、西北都不安稳。

去年的战事对我军又有颇大消耗……”

荀彧摇了摇头说道,“,眼下并不是对刘备用兵的好时机。



“文若之言在理!”

曹操对曹洪摆了摆手,显然是否定了他地提议,“眼下对于刘备和那庐江伪朝廷,只能智取,不能力敌!

诸公可有佳议?”

“丞相可著檄文,声讨刘备妄图以拥立天子的办法分裂社稷。

颠覆汉室,使天下士民认清其面目!”

丞相司直(丞相的主要佐官之一,负责检举不法)陈矫献计道。

听得此言,从武将列中传出细微的的嗤笑声,很明显是对这所谓的“檄文披露面目”

的方法不太认同。

就连曹操也眼中也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丞相,彧以为可采用双管齐下之策,以化解庐江伪朝廷拥立新帝之事!”

见曹操的目光投向了自己,荀彧自然不便推托。

但在提及“伪朝廷拥立新帝”

地话语时。

荀彧的眼中还是迅速地掠过了些许痛色。

“‘伪朝廷拥立新帝’一事,危害主要在于会动摇社稷正统,惑乱民心,尤其是对于丞相治下的各州郡。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稳定人心。



顿了顿,荀彧继续说道,“百姓愚昧,只知为衣食奔忙。

只要一日三餐无忧,能温能饱,社稷大事其实他们并不关心。

最需注意的,还是朝廷及各州郡官员,以及中原、河北的士人宗族。

这些多是知书有礼,重纲重常,关切社稷前途之人,而且他等人脉广博。

家力雄厚。

丞相的根基稳固。

绝离不开这些人。

丞相若能将这一部分人稳住,任刘备搞出天大花样。

也不足虑。



“当何以为之?”

曹操沉吟片刻后询问道。

“以德义说之,以恩利动之!”

荀彧简单地以十个字概括道。

曹操听罢后,闭目沉思良久,而后缓缓点头,表示领会了荀彧的意图,又抬抬手,请荀彧继续说下去。

“安官员士人之心乃是对内之策,此外还需辅以对外之策!”

荀彧会意说道,“这对外之策,就是设法削弱庐江伪朝廷的对天下士民地影响力……”

说到这里时,荀彧突然停下了话头。

曹操正听得入神,见荀彧无原由地沉默下来,不禁惊讶地抬头看了看自己的头号臂助,心中忽然明悟了过来。

要削弱庐江朝廷的影响力,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从那出生不足一月的“章和天子”

身上下工夫。

可行地手段虽有不少,如称章和天子年龄过幼,根本无法打理朝政。

但凭借“章和天子”

乃孝献皇帝嫡子正裔的这一重身份,刘备方便可冠冕堂皇地粉碎大部分手段。

如此一来,实际真正可行的手段,其实就只有一个————从“章和天子”

的身份上入手。

而具体地施为,无非就是宣称登基帝位的小皇子,并非是伏后所生。

伏后所诞其实是公主,刘备一方为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私下寻了男婴来替换公主,并伪称是皇子…… 这一手段虽然可行,但以荀彧对汉室社稷的感情,无论如何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不过,曹操对此并无不满,他与荀彧相交十数载,对荀彧的情况早就了如指掌。

将目光投向贾诩,曹操不出意外地从这个以“毒士”

著称的智囊眼中,看出了与自己相同的地主张。

“恩,就照这双管齐下之策行事!”

曹操一打定主意,就毫不犹豫地付诸实施,“此事就由文若和文和共同筹划一下!”

“领命!”

荀、贾二人齐声应道。

“子孝……”

处理完这件最头疼的事后,曹操又转头对曹仁询问道,“元让那里的战况可有进展?”

“禀丞相,辽东军自夺取昌黎后,便一直呈稳守之状。

元让的大军屯驻柳城,与辽东军前锋虽仅只有不到四十里,但始终无法寻觅出战机。

而且乌桓骑军正集结在卢龙要塞外,随时可能攻入辽西、右北平两郡,所以元让兄没有轻举妄动,仍在观望。



曹仁迅速回禀道。

“公孙康这小狼崽子在等什么?”

曹操很快就判断出公孙康所以稳守,并不是因为避战,而是另有所图。

“若不出意料,公孙康大概是在等待刘备和韩遂的策应。



荀攸捋须说道。

“韩九曲(韩遂有‘黄河九曲’的外号,形容其心机狡诈)老谋深算。

有田豫、高览屯兵天水,料想他也不会趟这浑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