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1/2)

第二百一十六章 水利,向来都是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

缺乏便利的灌溉,农耕便要受到极大的制约。

扬州的水网虽然较为发达,而且历代的治政者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以方便灌溉。

但不可忽视的是,扬州境内丘陵、山坡众多,不少高地离水源及灌溉渠道较远,灌溉相当困难,从而直接影响到荒地的开发。

不少居住在丘陵高地的住民,往往需要徒步跋涉数里、乃至十数里,依靠肩挑手提汲水灌溉。

有鉴于此,以水车为代表的灌溉工具便应求而生。

在原本的历史上,水车本是由三国后期的魏人马均所发明,但如今却提前了二十多年问世。

“发明”

者也由马均变成了黄月英。

诸葛亮这位胸有锦绣万千的夫人,平日里除操持家务之外,最大的兴趣就是鼓捣一些奇怪的器械。

黄月英相貌虽不出众,但心灵手巧,制作出的器械非但精致,而且通常都有其独特的用处。

继前次成功仿制并改进了霹雳车后,黄月英又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水车做了出来。

而制造水车的最初起由,只是因为在某次议事时张懿谈及某些地区因地势过高,灌溉不甚便利,我顺口提了一下“可以制造汲水灌溉的器械”



诸葛亮对我的提议相当感兴趣,回府后与自己的夫人谈论了一番。

随后,黄月英便着手开始研制。

就在诸葛亮的府上,在十多名仆婢的帮助下,黄月英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水车。

这架水车用木板作槽,长两丈,宽四寸到七寸不等,高约一尺。

槽中架设行道板一条,与槽的宽窄一样,两端比槽板各短一尺,用以安置大小轮轴。

在行道板上下,通周用龙骨叶一节一节地用销子连续起来。

水车上端的大轴两端,各安四根拐木,作为脚踏之用。

把它放在岸上的木架之间,人扶着木架。

用脚踩动拐木,就带动下边地龙骨叶沿木槽往上移动把水提上岸来。

而后,龙骨板叶绕过上大轴,又在行道板上边往下移动,绕过下边的轴,重新刮水,这样循环往复,水便从低处源源不断地被提上岸来。

流入田间。

大哥亲自见识了这种人力水车之后,大为惊叹赞赏,立时厚赏黄月英,并命张懿勘察各地情况,准备在扬州全境加以推广。

…………………………………………………….

对交州军的战事顺利结束后。

吕蒙一面收拾着庐陵的残局,一面将以士燮之弟士武为首的十数名主要俘虏遣送至庐江。

从士武口中,证实了士燮所以会悍然出兵进犯庐陵,的确是受曹操所诱。

曹操为了达到拉拢的目的。

非但授予士燮安南将军之职,列南乡侯爵,并且承诺一旦击败大哥之后,会将庐陵、会稽(包括新设地越郡)交给士燮。

在如此厚利的诱惑下,士燮自然无法拒绝。

相形之下,大哥无法给予如此优厚的交换条件,也难怪士燮拼死也要南犯。

不过,这次他真是偷鸡不成反折失把米了。



二月下。

南征交州的准备事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大量的粮草辎重经水路向江东运输,江北的兵马开始南调,分别集结向庐陵和越郡。

同时,吕蒙的大军准备北上做轮休。

按照徐庶、诸葛亮、鲁肃等人共同制定出的作战计划,我军将会从庐陵和越郡两地同时攻入交州。

征讨交州之战,预计将要动用四万到五万人,以我为南征地主将。

三月下,南征的准备事宜已经完成大半。

交、扬两州边境战云密布。

期间。

士燮曾三次遣使前来庐江求见大哥。

第一次还是为请大哥释放以士武为首的主要俘虏,后面两次。

士燮明显察觉到情况不对,主要是为向大哥解释他“贸然进犯是受曹操蛊惑”

,并称愿意以厚偿我军的损失,只求双方能化干戈为玉帛。

除此之外,士燮还曾企图派遣使者北上向曹操求援。

但非常可惜,加强了巡逻的锦帆水军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将两批使者全部截了下来。



四月初一晚,大哥在府上设宴,为我南征饯行。

明日一早,我就将取道丹阳赶到越郡,指挥大军南下进攻交州。

为了不耽误我明日地行程,酒宴只进行到戌时就散了。

州牧府门口,我、二哥以及徐庶、诸葛亮等人向大哥躬身施礼后,正准备各回府邸。

无垠的夜空中,繁星闪烁。

忽地,一颗流星扫过天际,落向了西方。

见到这一星象,诸葛亮不禁轻噫了一声,随后仰天仔细观望起星空来。

“孔明,怎么了?”

大哥看到诸葛亮的异举,不禁上前好奇地询问道。

“适才星有异象,恐怕近日会有要事发生!”

诸葛亮转过头,神色略显凝重地回道。

“是何星象?”

徐庶适才背对流星扫过的方向,因此恰好没能看到。

“星陨西方,虚宿闪耀,是主死之兆。

看陨落地方向,似乎是在荆襄一带,若不出意料,荆州恐有要人亡故!”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睿智的眼眸在灯火照耀下奕奕生辉。

“荆州有要人亡故?”

大哥大感诧异地看向诸葛亮。

忽地展颜,诸葛亮轻笑着对大哥说道:“主公,恐怕暂时还不能让将军南征。



“这是为何?”

连我也好奇莫名,不自禁地追问道。

“若不出亮之所料,今后这十数日,将会对荆州的前途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

请主公与列位稍候一、两日,必可见分晓!”

诸葛亮握扇拱了拱手,笑着说道。

“难道。

死的是……”

隐约地,我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 诸葛亮轻轻点了点头…… 。

第二日,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我没有渡江南下,而是留在了庐江,静候荆州方面的情报。

反正以眼下的情形,仅只晚上一、两日,也不会对南征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至当日傍晚时分。

巡驻于江夏、南郡一带江域地凌操,派遣锦帆快船送回了一条极具震撼性的消息————刘琦病故。

议事厅中 “孔明怎知是刘荆州亡故?”

二哥凤眼微睁,大感惊讶地向诸葛亮询问道。

说实话,我心中同样有此疑惑。

昨夜里,诸葛亮只是根据星象,就推测出了刘琦的死亡,绝对可称的上是“神算鬼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