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1/2)

第二百一十五章 建安九年正月初五,吕蒙领军进入庐陵郡,自此全面接管庐陵反击战事。

初七,吕蒙军前锋及时赶到新兴县,与围城的交州军接锋,双方激战两个时辰后,交州军后撤数十里,新兴破城之危被解。

初十,吕蒙急书庐江,道交州军新有万余人的援军攻入庐陵。

不过,吕蒙对于击退交州军,却显得非常有信心。

正月十四日,陆逊领军万人返回九江郡(陆逊是九江太守),一者为稳定江东局势,同时也准备着随时策应吕蒙。

…………………………………………………………………..

正月二十四日,糜芳圆满完成了交易战马的事务后,自幽州返回庐江。

大队的运输船只仍在南下的途中,糜芳自己却是先行搭乘船只返回。

与他同行的,有郭图、崔琰等十余名袁家文武的家眷,老老小小近百人。

待糜芳将情况做简单说明后,大哥亲自出迎,将这些家眷接入庐江城,并命人为他们妥善安置了住处。



庐江,议事厅 “主公,大致的情形就是如此!”

糜芳将幽州之行的所见所闻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子芳,辛苦了!”

大哥冲糜芳点点头。

“照如此看来,幽州已是岌岌可危,恐怕未必能撑过今年!”

徐庶捋着颔下几缕清须,不太乐观地说道。

“袁家内部人心惶惶,众皆思散,以郭图这等重臣都在为家人谋求退路,便可见一般。

内尚不安。

又何以御外敌?”

诸葛亮摇着羽扇,轻声说道,“相形之下,曹操击灭袁氏之心极为强烈。

即便渤海之战夏侯惇损失惨重,曹操依然命他继续进攻。

而且此次曹操也吸取了前番的教训,似乎预先将北疆的异族都已拉拢到他那一边去了。

看来,曹操也是被南北两面作战的情况搞恼了,铁心想要先解决一边了。



“曹操占据九州之地。

战争的潜力果然不同凡响!”

鲁肃叹了口气说道。

此前,曹操同时维持与我军和袁谭的两线战事,兵力上居然都游刃有余,这是他治下强大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地。

这一点,我军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看来得尽量从幽州多换取些战马了,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

糜竺寻思着说道。

“曹操势力日盛,待其完成了对幽州的攻略后。

我方形势将会变的更加严峻。

届时,除非主公能得到荆州,以荆、扬两州之力,或许才能跟曹操进行全面对抗。



诸葛亮神态自若,不紧不慢地说道。

“但荆州一时间也急切不可图。

主公,依亮之见,不妨先南下攻取交州。

此次士燮被曹操蛊惑而兴兵北犯,虽然给主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但换个角度看,也未尝不是个机会。

至少,师出可以有名了!”

“恩!”

大哥略一思索,点了点头,“但这段时间大军征战过频,军心已疲,恐怕得休养些时日才行!”

“庐陵之战如果顺利,一、两月内即可结束。

以庐陵郡及交州的地形情况。

只要交州军不是主动撤退,其一旦落败,至少得丢下半数的人马!

根据目前已知军情,交州军动用的兵马超过了三万人。

交州原本就人丁不盛,这三万人恐怕要占到士燮全部军力地半数以上。

此战一败,交州人心必乱。

到那时,我军乘势攻入,必可收取事半功倍之效。



诸葛亮淡定地分析道。

“至于休养。

主公倒也不需担心。

我军完全可以采取轮换制,避免军卒连续作战。

到庐陵战事结束时。

江北的军士已有了三个月以上的休整,完全可以应付南征作战。



“最好能在三月底、四月初南征,在往后交州的天气会非常炎热,对大军征战会有些不利!”

鲁肃对交州的情况相当熟悉,提议说道。

“恩……”

大哥微微颔首。

………… 。

正月二十六日,气温骤降。

至黄昏时分,雪花纷纷扬扬地降落人间。

到第二天中午,大雪才停歇了下来。

据报,这场大雪居然从淮北,一直下到江南,覆盖了半个华夏大地。

扬州全境在一夜之间,变成茫茫一片白色,某些县、亭积雪竟深达一尺有余。

庐陵,自然也在其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颇多不便。

有些地方,甚至因积雪而堵塞了车马往来。

但有弊必有利,由祸必有福。

初降雪时,大哥正在召集重臣议事。

当雪花飘落之时,一向沉稳自若的诸葛亮居然放声长笑了起来。

其时,包括大哥在内地不少人都感到有些莫名。

但诸葛亮的解释,让众人恍然大悟。

诸葛亮肯定地说道,这场大雪,对庐陵的战事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庐陵位置偏南,如今虽值隆冬,但当地的气候并不像江北这样寒冷,而交州地气候则更加温暖。

大雪的降临,势必会导致庐陵气温的急剧下降,如果交州军没有相应的御寒准备,骤降地气温对他们将是极大的考验。

但诸葛亮认为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个。

积雪,以及积雪融化后造成的泥泞地面,给粮草辎重运输带来的困难,才是交州军会遇到的最严峻的考验。

只要吕蒙能抓住这样的良机,胜利将指日可待。



而随后地战事发展,充分证明了诸葛亮分析的正确性———— 士燮军虽然对扬州气候的寒冷有所准备,但一直都是生活在温暖如春的交州(交州,大致就在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的士卒们,显然没有料到降雪后的庐陵会变得如此寒冷。

短短的两、三日内,便有大量地交州兵因感染风寒而病倒。

有些军卒甚至为了抢夺御寒地衣物,而对百姓大抢出手,引起了庐陵百姓的极大愤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