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1/2)

“休穆,你可知丹阳的情况如何?”

孙权知道鲁肃绝不会无的放矢,急切地询问道。

“启禀主公,其他城池情况末将不清楚,但末将所经过的湖熟与泾县两地,确已被刘备军袭占!”

朱桓谨慎地回道。

“子敬……”

未能从朱桓那里得到确切的消息,孙权将问询的目光投向鲁肃。

“主公,若不出意外,丹阳郡应该也已被刘备军攻陷!”

鲁肃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地说道。

“子敬有何根据?”

孙权急切地追问道。

“湖熟与泾县,皆处丹阳郡腹地,连这两地都已失陷,外围的秣陵与南徐恐怕也难保全!”

鲁肃沉声说道。

“也有可能是刘备军取不下秣陵和南徐,所以便绕到丹阳腹地,先取了防守稍薄弱些的一些城县……”

孙翊抛下了对孙瑜的安慰,习惯性地反驳鲁肃道。

“是有这种可能……”

鲁肃先是点点头,但随即话风一转说道,“但若联系到张飞奇袭神亭岭之举,便基本可以将这种可能排除了!”

“这是为何?”

孙翊不服地说道。

“张飞此人用兵胆大却又心细,断不可能在丹阳郡我军主力犹存的情况下,便贸然绕过丹阳,转而攻袭吴郡。

因为——这一举动极有可能会遭遇丹阳与吴郡守军的腹背夹击。

何况,纵然他能够冒险夺取吴郡,在南有会稽,北有丹阳的情况,吴郡也只是一块朝不保夕的飞地,以张飞之能,断不会看不出这一点。

而且,据适才朱校尉所说,张飞领军奇袭神亭岭时,麾下6、7000名士卒所着皆是我军衣甲,这6、7000套衣甲又是从何而来?

惟一的解释便只能是在攻陷丹阳时所获……”

鲁肃的语气中流露出令人无法怀疑的信服力,“所以,以肃之见,张飞必然是先袭取了丹阳,而后才进击的吴郡!”

听罢鲁肃的分析,孙权的心已经沉到了最底处。

以手触额思索了片刻后,孙权沉声说道,“如此说来,张飞奸贼只在五、六日内便攻陷了我丹阳和吴两郡之地,但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吴郡失陷尚情有可缘,叔父与休穆因平叛而被张飞所乘,乃至守军尽没;但丹阳郡又为何会如此迅速便丢失了?

难道舅父也是因为平叛而被张飞所乘?”

“内中详细原由,肃也猜测不出。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飞所用的必然不是一般的攻城战,而是设计了什么阴谋诡计……”

摇了摇头,鲁肃也有些不解地说道。

“照这样下去,未等解决蒯越军,我东线三郡恐怕就要丢失殆尽了!”

孙权面上露出了异样的表情,随即有些神经质地厉喝道,“传我命令,命周瑜即刻进攻蒯越,务必在这一、两日内解决蒯越,而后我要亲率大军回师丹阳,与张飞狗贼决一死战!”

“传令,传令……听到没有,给我传令下去!”

孙权声嘶力竭地狂吼起来。

尽管起先也已经预料到在刘备军的进攻之下,东线诸郡必然要丢失一些土地,但如今整整两郡的失陷,已大大超出孙权的心理底线,再加上孙静的阵亡、吴景的生死不知,竟让孙权一时间承受不住巨大的打击而痴狂起来。

“兄长,请准我率城中兵马与周督内外夹攻,一举击破蒯越贼军!”

孙瑜双目已赤,愤然出列向孙权请命道。

“主公!”

张昭忽然以极其威严的语气朝孙权厉声喝道,“你欲葬送孙家三代基业乎?”

“恩~?”

张昭一声怒喝如同当头棒喝,让孙权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主公,蒯越的溃败也只在这几日之间,若此时命周督强攻蒯越,非但对解除东线的危机于事无补,反而会耗费大量兵力。

纵然能够尽歼蒯越军,恐怕周督麾下军马也将消耗殆尽,届时主公便是想出兵与张飞决一死战,也会无兵可用。

请主公三思啊!”

鲁肃接过张昭的话头,异常恳切地劝荐道。

“嗬~嗬~!”

借着深呼吸,孙权勉力调整着自己的心绪,半晌后,终于恢复了常态,“张公恕罪,权失态了!”

看到孙权恢复正常,张昭宽慰地点点头,和声说道:“主公是江东之主,肩上责任重大,行事更要谨慎,万不可意气用事!”

“权记下了!”

张昭是孙策临终时的托孤重臣,在江东群臣中名望最著,孙权对其也是又敬又惧,“仲异,你先暂且忍耐,叔父的仇我等兄弟必会与张飞狗贼清算!”

“是……兄长!”

孙瑜不敢违逆孙权的话,不情不愿地退了下去。

“主公也不必过于忧烦,以肃之见,张飞也未必便会继续袭取会稽?”

鲁肃和声安慰孙权道。

“这是为何?”

孙权不解地问道。

“攻城夺地之后,是需要兵马驻守的。

连占丹阳、吴二郡,张飞的兵力恐怕也已捉襟见肘。

若是他再继续攻打会稽,纵然能够取下,兵力亦将更加分散。

届时我大军回师返击,他岂不是自取灭亡?”

鲁肃冷静地分析道。

“恩!”

孙权思索了片刻,点头认同了鲁肃的分析,“那眼下我又该做些什么?

总不能干等蒯越溃败吧?”

“蒯越的溃败就在这两、三日了,主公也不需焦急。

此外,主公还可为日后的回师返击做些准备,如筹集粮饷,打探敌情种种!”

鲁肃和声说道。

“嗬~!”

轻叹了口气,孙权无奈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子敬,传信于公谨,让他自行处置与蒯越的战事,但也要尽量快些结束!”

“是,主公!”

…………………………………………… 八月初三晚,柴桑城外,蒯越军大营,中军帅帐 “李亭长,我兄长当真亲自赶到江夏来接应我军撤退?”

蒯越惊喜交加地说道。

“启禀蒯督,正是如此!”

李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恭敬地回道,“蒯别驾(蒯良)昨日便已到江夏,特命小人向蒯督传话——在明夜子时,蒯别驾会亲自安排军马接应大军撤退,请蒯督做好准备!”

“别驾大人昨日才到江夏,明夜子时就要接应我军撤退,蔡瑁会如此配合吗?”

刘磐有些疑虑地说道。

“校尉大人不必担忧,蒯别驾已经奉州牧大人之命,暂时接管了江夏兵权。”

李严接着刘磐的话说道。

“呼~!”

刘磐长出了一口气,放心地说道:“这样就好。

若州牧大人早让蒯别驾掌江夏路大军,恐怕孙权小儿早就被逐出江东了,何至于落得如此田地!

哎……”

“算了,来日方长!

只要能保得大军安然撤离,日后终有机会再与江东军一决雌雄!”

蒯越怅然说道。

“蒯督,既然蒯别驾已执掌江夏兵权,说不定咱们还有扭转局势的可能!”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