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1/2)
恳请大家帮个小忙: 目前单章的最高订阅5954,只差46个订阅到6000。
如果能到6000,下一本新书能多拿些签约金。
恳请大家友情订阅第三卷第58章,仅此一章。
如果可能,请大家邀请自己的朋友也来拉知宇一把,谢谢了!
…… 建安六年七月三十日未时,关平领军1000突袭阳羡城。
守卫城池的数百名叛军士兵,一见到关平亮出的吕合、秦狼二人的首级,立即便惊慌失措地献城投降。
一个时辰后,押送着孙、吕两方俘虏的我军大队人马进抵阳羡。
随即,我便命军马暂且驻扎阳羡城,一则为安抚初经叛乱的阳羡百姓,二则也是为了处理人数众多的俘虏。
………………………………………… “娘的!
居然连这里都被刘备军给占了!”
满身血污的朱桓遥遥地望着地处丹阳郡东南位置的湖熟县城,不由得暗自咒骂了一声。
从神亭岭上逃出来后,朱桓并没有返回吴城亦或是吴郡的其他城县。
当日为了能够一举击灭叛军,孙静将吴郡几乎所有的军力都集中在了神亭岭,谁曾想这一举措居然“成全”
了刘备军。
如今吴郡防守军力极度空虚,朱桓深知自己即使回返吴城组织抵抗,也根本是无济于事——且不说敌人会不会给自己留时间筹集兵力,即使能够临时征招起一些士兵,不经训练、未历战事的新兵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一直到现在为止,朱桓对昨日神亭岭上的完败仍有无数疑惑不解之处——刘备军究竟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神亭岭的?
6、7000刘备军所穿的江东军衣甲究竟是从何而来?
不出意外,曲阿应该已经告破,但刘备军究竟是如何突破巡江水军的阻截渡过长江的?
……一切的一切,皆让朱桓迷惑不已。
在不敢返回吴郡的情况下,朱桓索性改道向东,想探一探丹阳的情况。
原本心中仍怀着一丝期冀,但看到湖熟城头飘扬的墨绿色“刘”
字战旗后,朱桓立时变得心凉如水。
“看来整个丹阳郡都已经落在刘备军之手了,为什么会一点消息也没有呢?”
朱桓谨慎地将自己的身形隐入一片树丛中,席地坐下,随即眉头紧蹙地思索起来,“也不知道刘备军究竟是用什么办法,神鬼不知地先夺丹阳、再攻吴郡的?”
“太守大人……”
想起了孙静临终的嘱托,朱桓口中不自主地低喃了起来。
忽然,朱桓眼中现出决然的光芒,“回柴桑,一定要将刘备军渡江进袭的消息通报于主公,让主公能够早做准备!!”
……………………………………… 八月初一,关平领军突袭仍被少数叛军盘踞的锡城,未经一战即轻松降城,尽收数百叛军守卒。
随后,关平即张榜安民,并寻得在叛乱中侥幸逃得一命的锡城县丞,命其暂代县令一职。
八月初二巳时,廖化、林雪成功袭取吴城的消息被传至阳羡。
《讨孙权檄》和加盖太守印信的勒令吴郡诸县归降通牒,也已被廖化安排人手一并传递了出去。
八月初三,神亭一战中被俘虏的6000降卒,除其中的千余精壮被收编入军后,其余人尽皆被释放。
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厮杀和两、三天担心受怕的俘虏生涯后,所有俘虏的心中对战争都已经恐惧到了极点,被释时的神情尽皆患得患失、既喜且惊。
有过这样的经历,料想这些原本就无心投军的俘虏们即使被释放,也不至于会回到江东军中,继续与我军为敌。
处置完俘虏事宜,我又任命了一名在当地颇富名望的士人暂代阳羡县令一职。
随即,在留下200士卒驻守城池后,即亲领大军赶赴吴城。
………………………………….
柴桑城,议事厅 “子敬,派往东线丹阳诸郡打探消息的细作可曾有消息回报了?”
孙权面色异常凝重地向鲁肃询问道。
鲁肃跨步出列,躬身行礼后禀报道:“启禀主公,除了探得刘备军已然渡江,并袭破芜湖大营与太平县外,其余更加确切的情报尚未能知晓!”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孙权还是不由得微微一悸,口中低声喃语道:“刘备老贼……果然还是杀过来了……”
“细作已然派出六、七日,为何才探到这么一点情报?”
听得鲁肃的回报,孙翊眉头一皱,不满地说道。
“通往丹阳诸郡的水路已被甘宁的水军几近封死,细作只能从陆路行走,一来一去费时颇多,第一批派出的细作也是在今日才有消息回报的。
而且刘备军似乎对细作盘查得极严,已经有数名细作失陷在太平县!”
鲁肃面色平静无波地从容回道。
“辛苦子敬了!”
打断了孙翊的继续责问,孙权和声对鲁肃说道。
鲁肃微施一礼后,退回到队列之中。
“柴桑城下的战事尚未解决,如今也只能指望吴太守谨守城池了!”
张昭捋了一把颔下微白的长髯,沉声说道。
“二哥不必过于担忧,丹阳郡有万余守军,治下秣陵、南徐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舅父大人(吴景)行事谨慎,刘备军进击丹阳断不会轻松!”
孙翊自信满满地安慰孙权道。
“恩~!”
孙权微微点头,轻应了一声,随即又向鲁肃询问道,“子敬,你以为丹阳郡能够坚守多少日?
能否支撑到大军回师之日?”
略一思索后,鲁肃并没有直接给出孙权需要的答案,“主公,此事肃也不敢断言。”
“哦~?”
孙权微感诧异地说道,“子敬,这却是为何?”
“敌我情况均不明朗,实在无法判断!”
鲁肃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刘备究竟派遣了多少军马渡江是未知之数——敌军若众,则进攻速度可能稍快,敌军若寡,则进攻速度可能稍慢;丹阳郡应敌策略如何也是未知之数,若吴太守据秣陵、南徐诸城死守,则有可能坚持到大军回师,若吴太守出城迎战,恐怕就难以坚持长久了!”
“你为何不说‘敌军将领是谁也是未知之数’?”
脾气火暴的孙翊就是看不惯鲁肃那付从容不迫的模样。
“如果不出意外,此次进犯的刘备军主将应该是张飞!”
鲁肃并未将孙翊的诘难放在心上,淡然说道。
“你如何能够肯定便是张飞?
……”
孙翊正待反驳,议事厅外突然传来郡守府门官的声音。
“启禀主公,横野校尉朱桓求见!”
“朱桓???
他不是在吴郡吗,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回到柴桑?”
孙权眉头一挑,诧异地说道,“传!”
不多时,步履蹒跚的朱桓在两名士兵的搀扶之下进到了议事厅内。
“啊~休穆,你是怎么了?”
孙权立起身子,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朱桓————面色极其苍白,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疲态,头上的铁盔已然丢失,散乱的头发和着汗水粘在面颊上。
但最为显眼的还是被右肋处被什么利器划破的铁甲,以那处为中心,朱桓的半边身子都被血污沾满。
朱桓挣脱两边士兵的搀扶,“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悲戚地说道,“朱桓无能,未能替主公守卫住吴郡!”
吴郡???
孙权一时之间竟然未能会过神来,略有些愕然地急问道:“吴郡怎样了?”
厅中众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地盯着朱桓,惟有鲁肃神色剧变,面上流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吴郡已被刘备军攻陷,幼台大人阵亡!”
“什么???”
孙权立即惊呼出声,直直地注视着朱桓,厉声询问道,“你再说一遍!”
“吴郡已被刘备军攻陷,幼台大人阵亡!”
朱桓伏地悲声说道。
“吴郡失陷?
叔父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