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2章 落户沪市(2/2)

“你想来这里读书吗?”

范建新没有回答二黑子的问题,跳过话题问道。

“你没做梦吧?

……这可是复旦大学啊!

我想上,能考得上吗?!”

“也许吧,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范建新为了辅导妹妹英子的课程,一直在复习高中的知识。

他发现现在的高中知识很简单,根本不像他记忆中的那样有难度。

这也许是他的理解力有了两世的叠加,也许是他前世做了二十年的高中老师,搞了二十年的应试教育,应付考试轻松自如了吧。

二黑子听了,小眼一翻,说:“得了,别说有的无的了……不要说考上这所大学了,就是最普通的大学——哪怕是咱们那的巉州学院,我也考不上。”

二黑子快步走到校门口的立柱旁,往那一站,摆了一个自认为最潇洒的姿势,说:“现在,要是有部相机就好了,给我在这校门口来张全身照……我回去也好吹一阵子了。”

“那就租台相机……不,那还是买一台吧。”

“真的?!”

二黑子睁开了小眼睛,在这个年代照相机可是个奢侈品。

范建新的心态还处在后世那种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年代,对照相根本就没感觉,甚至还讨厌那种不顾别人的感受,随地拍照的人。

可是妹妹英子,却在他耳边嘀咕过想要照相机。

他是个将妹妹当女儿宠的人,这都来到沪市了,买个相机回去省得花心思买礼物给英子了。

国权路上就有一家照相馆,店名叫“倩影”

,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

建筑的样式颇有西洋的风格,估计是民国时期的建筑。

这里是闹市口,“倩影”

照相馆却很冷清。

俩人走进照相馆,见一位带着老花眼镜的五十多岁老板某样的人,站在柜台的后面,不知在拾掇着什么。

“老板,有136相机卖么?”

“有,有。”

老板模样的人赶紧答道,忙不迭的从柜台中取出几部海鸥牌136相机,递给范建新。

“这不像是新货……”

“新货只有照相器材专营店或是百货公司才有……我们这里只有二手的相机。

本来我们店只办理租赁业务的,现在店铺要关张了,才将租赁的相机折价销售的……这些相机的质量挺好的,七八成新,若是新机子要三百多呢,这些机子只要80元一台……亏大发了。

唉,我在这干了快三十年喽……没办法啊,要不然这些相机谁愿意折这么低的价卖呀!”

“开的好好的店铺,为何要关张?”

“店主要移民,店铺正在谈转让的手续……也就这几天,店铺就要易主了。”

“噢……店铺易主,您这照相生意不照样做吗?”

“新店主,想在这里开服装店……”

范建新觉得机会来了,像是冥冥之中有神在助力一样。

他递根烟给老板模样的人,说:“老板贵姓啊?”

“啊,免贵,姓潘,我是这家照相馆的经理。

不过,当不了几天了,自动免职……”

“也许不用呢,您可以继续当这照相馆的经理……”

俩人攀谈起来。

这家照相馆是集体性质的单位,租用的房子却是私产。

现在的沪市乃至整个华夏,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

市民的房子多是单位分的公房,也有少量租住的是房管会的租赁房,以及市民私自搭建的棚户房,只有极少数的市民有私有房——多是先人留下的房产,或是建国初期土改时分的房。

这栋小洋楼的主人年岁已高,又孤身一人,有一侄子在国外,早就想卖掉房子去国外投亲。

这两年出国的政策逐渐放开,去年底,楼的主人才办理好出国的手续,现在急于脱手这栋小楼及院子呢。

范建新又递一根烟给老板模样的人,问道:“潘经理,这栋小楼转手要多少钱?”

“钱可不少啊,这栋小楼及院中的两间平房,共计要6万块呢!

少一分,房主也不愿意卖……”

“这偌大的小洋楼和院子中的两间平房,搁在一起,只要6万块?!......”

“6万块还少啊?!”

“呃……潘经理,怎样能联系到房主?”

“房主住在徐家汇……你联系他干嘛?”

“您租赁这家房子不少年了吧?

……”

“是呀,我们照相馆租这房子快三十年了。”

范建新看了看潘经理,说:“我想把这栋小楼买下来。”

“你,你想把它买……下来?

……小青年,你别开玩笑了。

这栋房子可是要6万块呀,你能有这个钱?!

……这栋小楼,很多人想买,一听价格就放弃了。

新买家从年前就在跟房主谈价了,到现在还没凑齐6万块呢……”

“钱不是问题......”

“什么?!......

钱不是问题?!......”

潘经理如遭电击,整个人都不怎么好了…… wap.

/82/82326/30995453.

html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