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落户沪市(1/2)
范建新想的是,不是贵了,而是他妈的太便宜了!
这比捡个大漏还让人兴奋。
钱局长让工作人员拿来一幅浦东区的地图,呈现给范建新。
“这一块地......
市里有招商的意向,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范建新犹如几天未沾米水的饥饿之人,生怕买地的事黄了。
“这里还有二十来户菜农,还没有迁走......”
钱局长有点头疼的说,“若是您建的工厂能带一定比例的农户入厂,事情就好解决了。”
办工厂怎能不要工人?
“可以。”
范建新欣然表示愿意接受当地农户入厂。
“我们也不为难您,只要一户招一人进厂就行......”
“但,我只招能从事劳动的。”
“那当然,按照沪市工厂招工的标准......”
钱局长有些兴奋,接着说,“若您能完成招工的任务,每亩地只要1万就行了。”
“好!
那就这块地了......”
范建新如同儿戏似的,指着地图说。
“不用急,您可以去浦东实地考察一下……”
“不用……”
范建新想的是,只要是块地就行,几十年后浦东的土地寸土寸金,看不看都是那回事。
“明天,我们可以安排工作人员陪同您前往……”
“真的不用……”
钱局长有点无语,他就没见过买地这样随便的.......
心想,反正你家有钱给你糟,我也管不着。
…… 出了招商局,范建新依然犹如在梦中。
他和招商局签署了在浦东投资办工厂的意向书,静待招商局对“龙腾”
公司资质的审核,审核需要八到十二个工作日,然后就可办理购地和建厂的手续了。
范建新签下的是浦东一块83亩的农用菜地,作为厂址。
从地图上看,位置不偏不倚…… 他知道,那块地的位置,今后可是浦东区核心的地方。
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与招商局签署了购地意向书。
征用那块菜地全权由浦东区负责,每亩按一万元的价格作为他建厂的用地,使用期限50年,招二十几名当地农户的成年子女进厂当工人。
这简直有点不真实!
这可是一块83亩的沪市土地啊!
容易的像买一颗大白菜,便宜的像是被人骗了,仅仅只要83万元人民币!
后世,就是83亿,也买不下来这块土地啊!
办好这件事,范建新心情大好,早把去东莞办厂的事抛之脑后,更是不想在巉州发展了。
当然,跃进面粉厂是他的心结,若是跃进面粉厂破产拍卖,他一定会将其买下来的。
今后,沪市就是他的发祥地!
在极大的喜悦之后,范建新隐隐的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患意识。
他的第一桶金是在米国股市掘得的,本来他可以从跃进面粉厂粮油商店取得,却无妄的被派出所等部门给逮起来,戛然而止,甚至他创造的财富却成了别人的嫁衣…… 第二桶金则是靠卖中山装,以及现在正在卖的“幸子衫”
和“光夫衫”
。
而浦东这块地的落实,就为他的商业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要经营的好,就会源源不断的产金。
毋庸置疑,他将创建出一个商业的奇迹……却应了那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
他不懂经济,或说他的前世没有真正的涉足过商业管理。
不管是他辞去教师职业去米国修复华夏的古字画,还是经营书画装裱店铺,以及后来与人合伙经营书画鉴定拍卖等,都是依赖他家传的专业知识。
真要他管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这可不是一句迎接挑战就可以敷衍的,而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他的两个“助手”
,华伟和二黑子(张翱),他期望他们能成为他的助手,却是两个什么都不懂的雏鸟。
下一步该怎么做,确实是个问题。
暂时,他还没考虑雇佣专业职业经理人,提升自己和两个助手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已摆在了面前。
否则,即便自己创下可观的商业帝国,也会轰然崩塌…… 二黑子全程跟着他办完买地办厂的事,也就是一个陪吃听讲的角色,他对地价、投资办厂等一无所知。
新仔说怎样就怎样,他现在对范建新已是由衷的折服。
这是他第二次来沪市,依然看什么都稀奇,见范建新办完正事,他非要范建新陪他逛街。
“新仔,我看见那家理发店,用烧的通红的火钳给人烫头……”
“那叫火烫……”
“新仔,那家照相馆拍的全是彩色照片,不像我们巉州的照相馆,只会拍黑白照……”
“彩色照片成本高,冲洗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我们那里,目前还没人有这技术。”
“喂,新仔,你看!”
二黑子也不知哪来的那么多的话,像个不谙事的儿童:“那个老外搂着一个华夏的姑娘,在街上就亲吻……”
“外国人接吻,有时只是一种礼节,用不着避讳人……”
范建新就像带个什么都问的稚童,简明扼要的为其逐一的解释。
今天真是办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他的心情特别的高兴,否则才不愿意多说这么多话呢。
俩人漫无目标的溜达,见到有“辫子”
的电车就上…… 是鬼使神差?
还是范建新的潜意识使然?
逛着逛着,俩人竟来到了杨浦区的国权路。
华夏的一所著名的学府,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就坐落在这里。
叶贞,今年下半年会来这里上大学。
“若是我也来这里上学,能不能跟她续上前世的情缘?
……”
范建新想到这,心里一阵的激动和憧憬…… 到了复旦大学的校门口,范建新望着校门横头上遒劲有力的校名,口中不禁喃喃吟道:“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你朗诵的是什么?”
“《虞夏传》的词句……复旦大学校名的来历。”
前世,范建新来过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是为了收购该院教授李瑞安的字画。
李瑞安教授虽然研究的学术领域是经济,却写的一手好字,绘画造诣也颇高。
李瑞安的字画在华夏收藏界颇有名气,很受后世的收藏者热捧。
他的书法作品,曾多次荣登当代书法作品拍卖的巅峰。
只可惜,李瑞安的寿命太短,英年就辞世了。
范建新作为一个字画鉴定拍卖的经营者和收藏者,人在沪市时,怎能不来寻求复旦大学李瑞安教授的书法作品呢?
那时,李瑞安过世不久,正是其作品被炒热的时候。
现在,这里只是复旦大学经济系的校址,还没有升格为学院呢。
“新仔,你怎么什么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