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狮子大开口,忍痛弃广阳(1/2)
青南。
轩辕黄将达鸿的求援信放到一边,但却只能够在心中默默的叹上一口气。
甚至,表面上都不能把真实的情绪表露出来。
无他,他是大炎之主,整个大炎上上下下,可都在看着他呢!
如果连他都表现得彷徨无措,哀叹发愁,下面的人又会怎么想?
故而,哪怕是要装,也要装出一副胜券在握,绝对的信心打退汉军的姿态来。
首先要他有信心,下面的人才可能根据有信心。
连他都不抱希望了,下面的人更加是要弥漫起绝望的氛围。
“大汉李靖,携二十五万大军压向河阳,帐下阿尔库俄纽斯、姚兴、裴元庆、阿努比斯、王丰、赵云、石永凯,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如今,达鸿连续三次求援!”
“诸卿以为,何以为之?”
将众文武召集过来之后,轩辕黄向下面的众文武求计道。
如今的大炎,是真的没有多余的兵马了!
岳飞和李靖两路大军加起来,零零散散的,兵马数量将近七十万了。
他们大炎,加起来也才只有五十万兵马。
而且,进攻和防御方的兵力能一样吗?
如果是攻打一座城的话,防御方说不准两三万兵马就能够应付十万兵马了。
防御方的将领要是稍微有些能力的话,这十万兵马根本就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可他们要防的可不是一座城,而是整整的四个道。
这也就代表着,岳飞和李靖他们可以集中兵力,只要进攻一个地区,但他们也能够集中兵力防守一块,而不管其他的地区吗?
他们的兵力,是注定要分散在各个地区进行防御的。
光是青南道,除了最开始驻扎的十五万兵马之外,轩辕黄过来的时候又带了八万援兵。
光是在这里,就已经浪费了他们大几乎快要一半的兵力了。
毕竟,这里要对抗的是大汉整整四十万大军。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部黑骑同样在岳飞帐下听用。
河阳道达鸿那里,一共有十二万兵马。
而他们东海道老巢,水师再加上其余的兵马,保留了十万兵马守护老巢。
虽然除了水师之外,剩下的都是以新兵为主,但这里只需要防备对方的水师发动跨海远袭,不需要像他们这里面对大汉铺天盖地的部队。
因此,新兵配合水行防守已经足够了。
那么,说白了,大剩下的也就只有五万兵马了。
可是,大炎除了东海道、青南道和河阳道之外,却还有一个广阳道。
如此一来的话,轩辕黄给他去哪里寻找援兵?
把其他地方的兵马要是调过去的话,难道其他的地方不要了吗?
而对于轩辕黄的问计,在场大众文武,这个时候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种硬实力的差距,哪有什么办法来弥补?
其实,两国相争,最怕的从来就不是对方玩什么阴谋诡计,反而最怕的就是产生这种硬实力的差距。
如果是面对阴谋诡计的话,还可以算计回去,还可以见招拆招,再狠辣的阴谋诡计,也是有应对的希望的。
可这种硬实力的差距,怎么弥补?
河南那边,看似李靖军团二十五万兵马比不上岳飞军团的四十万兵马,但打仗是能光看数字的吗?
飞羽军团的这个纯骑兵军团,是能够用同等数量的步兵军团来对比的吗?
河阳道方向,达鸿被打的束手束脚,不就是因为有这只快速反应的飞羽军团,达鸿各部相互之间根本就不敢进行侧应救援。
最后,只能够被李靖集中绝对的兵力,像拔钉子一样,一颗一颗的拔了。
“其实,唯一的破局之法,只有请来镇南军北攻广阴,行围魏救赵之举!”
风后咳嗽了一声,带着一丝迟疑说道。
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凭借他们一家不是大汉的对手,故而,在轩辕黄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甚至还没有离开东海道的时候,就已经派出人手先后去镇南马氏和赵宋那里了。
去赵宋那里,路途遥远,毕竟一个在大苍最东,另一个在原大苍最西面,中间又隔着别人的地盘,乘坐不了运兵车,半年的时间能过去,都已经算快了。
好在,他们的人虽然不知道才走到哪里了,但显然,赵宋这个盟友很合格,并没有他们这边求援的人到达就已经出兵了。
可是,反而是镇南马氏那边,让他们很头疼。
镇南马氏的地盘紧挨着他们的地盘,乘坐运兵车从东海道出发的话,不日不夜,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穿过广阳到达他们所在的阳东道了。
可是,这一方虽然好联系,但却不好说服。
没办法,他们双方的地缘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都存在着冲突。
其一,依靠造大苍反起家的大炎,从天师道时代开始,镇南马氏就没有给过他们好脸色看!
其二,他们两家,大炎是农民起义起家,然而,镇南马氏却是标准的大贵族大世家的代表。
#E......
总之,马千里那边根本就不松口,也就是马千里有身为大贵族大世家的风度,要不然的话,他说不定就直接把大的使者打出去了。
也就是后来,马百里那边松了口,这才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机会。
但是,对方提出来的条件,却几乎直接踏足他们的底线了!
马百里虽然说服马千里松了口,可对方的条件,却是直接要他们一整个广阳道。
老实说,大炎所掌握的四个道之中,仅以富戍程度来看,广阳是排在最后的。
从经济人口钱粮的角度来看,这个道也是四个道之中最没有价值的。
但是,这个道却是除去作为大本营的东海道之外,他们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道了。
那个时候的天师道还是刚刚发展壮大,早期的农民起义军和世家自然是处于绝对对立的状态。
一旦破城之后,官员世家乃至于是豪强以及富商,总之只要不是穷苦百姓,下场都不会好!
早期的义军能够发展壮大,依靠的都是这种野蛮的方式。
而那个时候,他们也为了义军能够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抢来的土地和钱粮,那都是真正分下去了。
上层虽然也吃不少,但和河阳道那种几乎完全由上层吃的程度完全不同。
也正是因为如此,东海道和广阳道,是大统治基础最强的两个道。
这两个道,也是轩辕黄统治时间最长,耗费的心血最多的两个道。
并且,这个道还紧挨他们的大本营东海道,是东海道的战略纵深,这能是轻易割出去的吗?
这个条件,是真的触碰到他们的底线了!
故而,大这边,那是能够轻易答应的吗?
“镇南马氏,鼠目寸光!
皆是鼠辈!”
“难道他以为,我们大如果败了,他们就能够独善其身吗?”
石勒重重的一拍桌子,语气之中尽是对于马氏的不屑。
大炎如果要是亡了,镇南只会紧随其后。
甚至,说不定都没资格让大汉为他们单独出兵,只是作为灭亡赵宋的顺路为之。
“镇南马氏,这是已经吃定了我大炎!”
褚亮之子褚遂良这个时候倒是神色平静,并没有石勒表现的那么激动。
毕竟,这一波,大汉就是报着彻底覆灭他们大的心态来的。
如果他们挡不住的话,四个道不仅都会丢,就连他们本身的性命也难以保住。
故而,只怕这才是对方狮子大开口的原因了。
同时,褚遂良其实也很理解对方为什么提出这个条件!
无他,不过是为了求存罢了!
镇南是步兵重镇,在军费支出上是少于当初的镇东和镇北的,但是,在大苍朝廷已亡,无法继续给他们提供钱粮的情况下,仅是阳东一地,依旧无法保证他们庞大的军费支出。
不拿下更多的地盘以求发展的话,接下来镇南军只会走向衰落了。
说白了,当年四镇的强大,背后也是因为有着大苍朝廷给他们背书的缘故。
要不然,这四家有哪一家能够凭借那贫瘠的一道,来支撑这么一支雄兵的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