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45章李靖连克两郡,大炎西线告急(1/2)

“厚礼?”

石守信与潘美愕然,不解其意。

“他们这二十万大军看起来人多势众,但实则足足有五万多,都是入伍半年左右的新兵!”

“到现在为止,都还没真正上过战场!”

“王羽之举,无非耗我精力,乱我军心,疲我士卒,尤其是吓破这些新兵的胆!”

“他以为这是朕的拖累?

错了!

这是朕的磨刀石!”

赵匡胤猛地一挥手,指向外面那片连绵大营道,“昨夜之乱,看似大祸,实乃天赐良机!”

“正好让这些雏儿,尝尝什么是真正的战场气息!

什么是流血,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恐惧!

温室里养不出好兵,不见血的刀,永远开不了锋!”

王羽想要不断打击这支新兵的心理,从而让其拖累到整个宋军。

可是,赵匡胤却同样也想要,借着汉军来练一练他的新兵。

他们大宋看起来有六十万雄兵,兵力无比的雄厚。

可是,足足三分之一都是入伍半年左右。

这么庞大数量的新兵,想要让他们快速成型的话,战火永远都是最快的办法。

再怎么样的练兵方法,其实都比不上让他们直接上战场打上一仗。

能够从一场大战之中活下来,就算不是老兵下来之后也成老兵了。

王羽想要用疲敌之计这种办法,让新军拖累到他们大宋整个部队,以至于迫使他们不敢轻易的直接大规模开战。

但是,赵匡胤本来一开始就没想要这么快就直接进行决战,至少,他还要等楼缓与谢观应那边的消息。

他们想要开辟的战场,也同样不是在这一边,而是在另一个方向。

当然,最后,他们想要开辟的那个战场,能不能开辟出来,同样还是要看楼缓和谢观应那边顺利与否。

而等那边的消息传过来,再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需要的。

这么长的时间,双方都不想要大规模的交锋,那么,正好利用这种频繁的小规模的交战,给他训练一下新兵,还能控制好其中的伤亡比。

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的话,赵匡胤都想要各地的新兵都拉过来轮练一下了。

当然,事实证明,东边不亮西边亮。

不久之后,赵匡胤依旧达到了他轮练的目的。

只不过并不是在凉关战场,而是在他们大宋的西南方向。

为了这一战,大理也被大汉再一次动员了起来。

当初,大汉布下这么一手,本来就是为了让大理能够在必要时刻,能够插向赵宋的后背。

虽然说,以大理的国力,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

但是,真到了那个份上,对于大汉来说,哪怕只能够牵制住赵宋一点力量,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有用的。

也正是因为不久之后大理段氏终于被说动动兵了,虽然多了这么一处战场,让赵匡胤也有些无奈。

但是,他也就顺势将那里当成了他的新的练兵的地方。

毕竟,以那里的战争强度,比起凉关这边可合适多了。

“传朕旨意!”

赵匡胤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从今夜起,新兵营值守哨兵,若有溃逃、煽动混乱者,无论官职大小,一经查实,于营前辕门处,当众斩首!

以正军法,以儆效尤!

让所有人都看看,临阵脱逃,惑乱军心,是什么下场!”

“第二,从今夜起,但凡遇袭各营,若约束不力,以至大营混乱者,所有什长、队正,一律杖责三十!

责其统御不力,约束无方!

主将官降一级,戴罪留任!”

“第三,自即日起,所有新兵营,以营为单位,由老兵营抽调精干老卒担任校尉、军候!

每名老卒带十名新卒,同吃同住,严加操训!

操训不力者,责罚加倍!”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

赵匡胤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每日抽调新兵营中表现尚可的营,由经验丰富的老将率领,配合部分精锐老兵,轮番出营!

效仿敌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只不过,对于赵匡胤的这些命令,廉颇在这个时候却表现的有些犹豫。

“陛下,这种方式,虽然确实可短时间之内操练起兵马!”

“只是,新兵脆弱,贸然出击,恐损失惨重!

若再遇挫,军心恐......”

廉颇不说爱民如子,但也没到了像赵匡胤这种能够把士兵当成耗材的程度。

一想到如果这么做的话,那些新兵可能遭受的伤亡率,廉颇在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别扭的。

毕竟,这支新兵本应该有更稳妥的方式来进行成长。

一名将军,他们可以为了战争的胜利,将手下的士兵当成他们的弃子,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外如是。

可是,他们却不能仅仅只是为了练兵,就将他们亲手推向死亡。

“损失?”

赵匡胤冷冷打断,“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朕要的是百战精兵,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怕损失,就永远练不出能打仗的兵!”

他语气斩钉截铁,“告诉那些出营的新兵,杀敌一人,赏钱一贯!

擒杀一名‘黑骑’,赏钱五贯,官升一级!”

“若小队斩获超过十级,全队皆有重赏!

畏缩不前者,斩!

临阵脱逃者,斩!

不听号令者,斩!

三斩之令,务必传达到每一个出营新卒的耳朵里!”

他目光扫过众将,带着一种铁血的残酷:“用汉军的小股部队,来给朕的新兵开锋!

让他们在真正的厮杀中见血,在生死边缘学会如何握紧刀枪,如何听从号令。

“每一次出击,就是一次淬炼!

活下来的,就是好钢!

死了的,就当是为我大宋强军铺路的枯骨!”

“至于损失......”

赵匡胤望向远处汉营的方向,眼神幽深。

“只要最终能磨出一支敢战,能战的新军,这些代价,朕付得起!”

“那王鹏飞想用疲兵之计困住朕?

好!

朕就将计就计,借他的刀,来磨朕的剑!

看他这困兽之笼,最后困住的,究竟是谁!”

赵匡胤的旨意,就如同冰冷的铁流,迅速地贯彻了下去。

河阳。

这里是曾经靖王的老巢,只不过,当靖王得到了河南之后,对于靖王来说,这里就完成了他的历史意义。

而在这之后,大河以南几方势力的争夺战,河阳就成为了他们一个争夺的重心。

最严重的时候,靖王的兵马已经彻底退出了河阳,轩辕黄的大炎也曾一度占领了三分之二的河阳。

但是,就在当初大炎的局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发生了天师道的事情,以南宫家为代表的大量世家,都遭到了当时天师道的迫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