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朱元璋的算计(1/2)

第五十六章 朱元璋的算计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安庆公主。

安庆公主扑到了何夕身上,行刑的太监顿时住手了。

只是安庆公主抬头一看,他的太子哥哥正满脸诧异地看着她。

安庆公主低头一看,发现自己身下的是何夕,却见何夕正挣扎着转过头来,看着他,两人双目相对,看着对方的眼睛之中,都是惊诧。

安庆顿时满脸通红,无地自容。

脸从脖子根一下子烧到了头发低下,整个人恨不得化为飞灰,顿时消散到九霄云外。

安庆公主,心中暗道:“怎么会这样?”

安庆公主对这一件事情,很懵的。

她本来在后宫之中练习女工,不知道怎么得听到身边有一个太监小声说,太子又惹了皇帝生气,正在乾清宫行杖责。

打得老狠了。

整个人都血肉模糊。

安庆公主大吃一惊,立即想办法,她先去见母后。

结果马皇后此刻吃了药已经睡了,太医的吩咐,不要让人惊动皇后。

安庆公主一急,就往乾清宫闯。

结果乾清宫的侍卫不让她进。

在门外拉扯了一阵子。

这让安庆公主越发相信,她太子大兄正在挨打。

太子与安庆公主是真正的兄妹,同父同母的那一种。

太子为人和善,对名义上的弟弟何夕还相当不错的。

更不要对最小的亲妹妹了。

那更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安庆公主岂能不着急。

着急之下,也无心细想。

只能仗着自己公主身份硬闯。

一进来,就看见一个人光着膀子被按在长凳上,浑身血淋淋地正在挨打。

也没有看清楚是谁?

就扑了上去了。

此刻看清楚了。

安庆公主,越是着急,越是无地自容,更不要说看见自己的太子哥哥,好端端地站在这里,还有父皇。

一咬牙一跺脚,双手捂着脸。

立即转身走了。

而何夕更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头雾水,不明白,安庆公主为什么一下子扑到他身上,转眼之间,又一下子走了。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更让何夕不明白的事情还在后面的。

这些其实都在朱元璋盘算之中。

何夕在杭州的表现,在朱元璋眼中还算合格。

在朱元璋看来,何夕立场坚定。

这个坚定的立场是站在朱家这边,无他,淮西那边,何夕就是靠上去也没有位置了。

毕竟淮西集团的大佬都是开国功臣。

何夕靠过去只能当小弟中的小弟。

何夕做法与士大夫集团迥异。

而且朱元璋也感受到,何夕行事背后有自己一套哲学体系。

这都是朱元璋想知道的。

再加上心性尚可,可堪造就。

就必须绑在自己这边。

必须成为自己人。

朱元璋老农民的思想,确定了,他觉得自己人。

就是自己亲戚。

甚至连姻亲都不行。

因为历史上的外戚专政。

所以朱元璋看重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女婿。

甚至朱元璋临终之时,给朱元璋的托孤重臣之中,就有女婿梅殷。

再加上何夕与安庆公主之前的小渊源。

朱元璋就决定让安庆公主嫁给何夕。

只是这事情怎么办,朱元璋有些犯难了。

傅友德此刻正在云南打仗,已经与云南梁王军对上了,胜负如何还没有上报,但是朱元璋估计,攻克曲靖城,大抵也就是这十几日了。

曲靖一下,云南无险可守。

梁王被擒。

也就是这几日了。

而傅家之前想求娶安庆公主的事情,朱元璋也知道。

他不好冷了功臣之心。

所以才闹出今日之事,即便傅家知道了,也是小儿女闹出事情来,做老父亲的只能给他们善后,然后再另外寻一个庶女嫁过去就行了。

傅友德即便知道是朱元璋的意思,也不敢多言。

只能将仇恨对向何夕。

傅友德算不得淮西的核心人物,但也算其中一分子。

何夕与淮西这些有了这个过节,将来也自然生分了。

朱元璋一石数鸟,将何夕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此刻自然不能露了心思,只见朱元璋猛地站起来,怒发冲冠,说道:“来人,将何夕给往死了打。

这臭小子,敢在俺眼皮底下勾搭俺女儿。”

只是何夕还没有从之前的一团迷雾之中弄明白什么。

一下子又遇见了朱元璋的死亡威胁。

整个人都傻了。

太子一把抱住了朱元璋,说道:“何弟,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你还不速走。”

已经来不及让何夕想明白怎么回事,见如此暴怒的朱元璋,何夕也只能先避开一阵子了,甚至何夕此刻有些走不动了,刚刚连打了数杖,虽然只是皮肉伤,但是何夕何曾受过如此伤势。

痛苦万分,一走动,后背上就针扎一般疼。

好在身边的太监反应及时,特别是徐正,很多事情都是经手做的。

自然知道朱元璋的意思,不会真让何夕死在这里。

在他的暗示之下, 何夕身边太监们的太监反应迅速,立即三下五除二将何夕送走了。

朱元璋见何夕走了,依然怒气冲冲,说道:“这臭小子,俺非要他好看不可。”

此刻朱元璋倒有几分真的愤怒,毕竟每一个老丈人对女婿都是不顺眼的。

太子一挥手,让身边的人都下去了,他压低声音,说道:“父皇,你这是要做什么?

纵然你想让安庆嫁给何弟,也不当如此做。

如此一来安庆的名声怎么办?”

朱元璋一听,微微一笑,说道:“你看出来了?

从什么时候看出来了。”

太子说道:“从父皇说,何弟勾引安庆时候就看出来,今日明显是安庆看错了人,以为挨打的是我。

为我求情。

纵然有一些不对的地方,为了安庆名声,也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