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图穷匕见(2/2)
请何秘书放心,我随时听候朝廷召唤。
为朝廷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何夕心中只觉得有一些恶心。
他只能努力微笑,不将恶心表现出来。
说道:“那就此别过了。”
何夕等人登船。
郭桓目送何夕离去,直到已经看不见帆影,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活动了几乎僵硬的脸庞。
“恭喜,恭喜,有了太子提携,郭兄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王忠笑道:“到了京师,可不要忘记老弟我啊。”
郭桓说道:“那是自然。
不过,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小心驶得万年船,你派几个人跟上去,等何夕出了浙江地界再回来。”
王忠内心之中不以为然,不过他觉得郭桓高升在即,犯不着为这一件小事,惹他不痛快。
立即点头答应下来。
吩咐几句,就有一艘船跟了上去。
好在运河并不宽,再加上何夕船只众多,几乎堵住了整个航道,大量船只都在后面跟着。
追踪是很容易的。
何夕这一手,传到了毛骧这里。
也让毛骧吃了一惊,不过,他到底是知道内情的, 心思微微一转,就明白了何夕的用意。
毛骧心中暗道:“何夕这到底是年轻,不知道这一件事情有什么后果。”
后果很简单,何夕打破潜规则了。
何夕作为钦差,下来调查。
怎么都行。
但是这种明里说回京,反手杀一个回马枪。
其中蕴含的不信任,简直昭然若揭了。
官场是有官场的规矩的。
你当面查,查出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没有人会说什么。
但是你这眼前一套,背后一套,从一开始,就要将人置于死地。
未免太刻薄,不近人情了。
这会引起兔死官悲的。
何夕的做法,是一点余地都没有留。
今后在官场之中,恐怕就是异类了。
会处处被排挤。
不过,何夕的做饭也让毛骧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朱元璋。
同样不将官场潜规则放在眼里的,就是朱元璋。
比如空印案。
说起来空印案,本质上,就是官场潜规则。
因为路途谣言。
如果地方上账目,与户部账目对不上,就要千里迢迢修改。
于是官员们为了省事,就预制了空白纸张,上面已经按了大印。
如果需要修改,直接在上面写就行了。
说里面没有贪污固然是假。
但是说参与其中的人都有贪污,也不是真的。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是有名的清官,但也被牵连到空印案之中。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官员们都不觉得潜规则有什么错。
都是古老相传的规矩做法。
而朱元璋觉得,从来如此就对了?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毛骧心中暗道。
不过,他随即起身吩咐说道:“除却原本在杭州暗桩。
都随我离开杭州。
去嘉兴。”
毛骧很清楚郭桓是什么人。
诚然,郭桓不可能将整个浙江都弄得天衣无缝, 但是洪武年间,朱元璋对贪污的零容忍,天下人谁不知道,而郭桓敢顶风作案。
其胆大包天之处,又岂止欺上瞒下。
是的。
离开杭州可能查出东西来。
但是离开杭州就能躲开郭桓的眼线?
却是痴心妄想。
郭桓如果知道,何夕这样做的。
会怎么做?
毛骧很清楚。
郭桓未必不敢,让何夕落水,疾病。
等等被死亡。
几乎在毛骧行动的时候。
郭桓的眼线已经来报。
当天夜里,郭桓早已睡下了,被忽然叫醒,他根本来不及穿衣服,一身白衣,披头散发,狰狞的犹如一头猛兽。
将之前的从容镇定,全然撕下来,他一把抓住报信的衣襟,厉声说道:“你说什么?
再说一遍。”
这个送信的人结结巴巴地说道:“何大人在嘉兴码头带着七八个人下船。
而船只还打着何大人的仪仗,继续北上。”
郭桓一把将送信人扔到一边。
冷哼一声说道:“好一个何夕。
我算是小瞧你了。
但你也小瞧我了。”
此刻图穷匕见。
本来何夕之前种种话语,未必没有破绽。
只是郭桓更愿意相信,自己即将升任户部这一件事情。
而今郭桓回想起来,哪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郭桓深吸一口气,他很清楚自己做下的事情,犯到朱元璋手中,是一个什么下场。
“不能容何夕活着回到京师。”
郭桓冷冷的想到。
他知道,何夕即便死在这里,他也未必能脱身。
但总有万一之望,即便不能脱身,也能让仇人陪葬。
wap.
/91/91296/20217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