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傅忠(2/2)
即便是明初,也略见一斑了。
但是在何夕看来,就好像军队不能用万国牌一样。
军队的火器,只需几种,十几种就行了。
哪里需要那么多?
如果让何夕造火器的,他第一步就是整顿火器。
然后挑选,或者重新发明几样制式火器。
这都是需要时间,朱元璋给的时间肯定不够用。
没有这两样,盔甲与弓弩,就是简单的制造问题了。
何夕有信心去解决。
傅忠重复道:“就好办多了?”
语气之中有一丝嘲讽的感觉。
他可是知道,弓弩与火器,盔甲,为什么各地卫所制造的少。
虽然不单单是因为制作困难,还有一点内外相制的意思。
毕竟,比起刀枪盾牌的兵器,这三者在战争之中有更大的作用。
而制造工艺也是很复杂的。
比如弓弩,正儿八经的弓弩,不管是弓身还是弓弦,材料都非常复杂。
中国流行的一直是复合弓,一把好弓,要准备数年,从选材,到黏合,驯弓,等步骤,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还需要鱼胶等好些原材料。
非常麻烦。
甚至这也是弓箭被火器替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产太麻烦了。
而盔甲也是如此。
盔甲并不是打出甲片就行了,还需要大量的编织工作,有细牛皮,一层层地将甲片编织在一起。
且不说甲片本身,就需要一锤子一锤子地敲打出来,更不要说下面的细心编织了。
南京军器局一年也过生产几万副甲而已。
这还是洪武年间,到了后来,大明京师一年才产一万副盔甲。
就武备而言,终明一朝,武器生产上估计都没有超过洪武年间。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工艺的难缠与麻烦。
傅忠才觉得这何夕根本就是哗众取宠。
心中暗道:“不知道这何夕走了什么门路,才得到陛下的赏识,不过如此夸夸其谈之辈,他将来的下场,恐怕要剥皮楦草吧。”
傅忠可是知道朱元璋是脾气。
让朱元璋失望的人。
又是什么下场。
只是傅忠想起下人汇报那一幕。
说道:“何秘书。
有一件事情,我想请教一下。”
傅忠对何夕打心眼里看不起,但是何夕倒是挺感谢傅忠的。
傅忠这几句话,一下子省去了何夕很多劳动。
如果不是傅忠提醒,估计何夕要多花半天时间,才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那就耽搁时间了。
至于傅忠的脸色,傅忠本来就一把大胡子,常年出征打仗,脸色粗糙得很,不仔细看,谁知道他是好脸色还是坏脸色。
何夕说道:“傅将军 ,有什么想问的,尽管说吧。”
wap.
/91/91296/20079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