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大明的家底(1/2)

第二十二章 大明的家底 徐正说道:“陛下,就在刚刚何秘书与安庆公主在乾清宫西南角的小竹林私会。”

朱元璋一愣,说道:“此事当真?”

徐正立即说道:“奴婢不敢有半句虚言。”

朱元璋也知道,这种事情,徐正万万不敢胡说八道的。

因为一个不好,就会要了徐正的小命。

只是这一件事情在朱元璋看来是非常奇怪的。

安庆在此之前,与何夕没有半点联系。

他们两个人是如此走到一起。

而且何夕来到这里,也不过一个月。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细究这些细节。

他反而有一种欣慰的感觉。

心中暗道:“如此一来,也不用俺大动干戈了。”

何夕自己或许不知道,在这一个月之内,朱元璋无时无刻地不在关注着何夕,或许在别的地方,有些事情能瞒得过朱元璋,但是在大明皇宫这一亩三分地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瞒得过朱元璋。

何夕表现出来的越多,朱元璋就越在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掌握住何夕。

如果让何夕死心塌地地为自己所用。

外面都在风传,何夕是朱元璋的私生子。

何夕自己不知道。

但是朱元璋岂能不知道?

他如果不知道,锦衣卫那么多人都是在混吃等死的。

甚至朱元璋有几分推波助澜的意味。

因为朱元璋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何夕是他朱元璋的人。

有了私生子这个标签,全天下所有人都不会傻了去拉拢何夕背叛他。

当然了,在朱元璋看来,私生子这个标签并不保险。

最好的是更加亲密的关系,让何夕一辈子与朱家脱不了干系的关系。

也是最古老最管用的关系,那就是联姻。

这也是为什么,私生子一直是传闻。

朱元璋并没有实锤的意思。

如果要联姻的话,在朱元璋看来最好的是嫡女。

也就是安庆公主。

因为朱元璋只有两个嫡女。

安庆公主是最小的那个。

其他公主都是庶女。

朱元璋本人是很注重嫡庶的,一方面朱元璋注重礼法。

另外一方面也是朱元璋与马皇后两人夫妻情深。

对马皇后的女儿,与别的妃子的女儿是不一样的。

只是因为重视,很多事情不好做了。

安庆公主的婚事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如果朱元璋真不重视安庆公主的感受,安庆公主即便是再怎么努力。

也不可能挽回朱元璋的决定。

正因为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嫡女重视,担心这个,又怕那个。

才耽搁下来。

这也是同样的问题。

朱元璋想让何夕尚公主。

是为了结亲。

是为了让何夕上了老朱家的船,从此为老朱家着想,而不是为了结仇。

如果他求强迫安排之下,反而成就了一对怨侣。

这可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朱元璋军政全才,但是在这儿女私情之上,却不大精通。

一时间不知道如何下手。

而今听了这个消息,一时间既是高兴,又是恼怒。

高兴是,事遂人愿。

恼怒的是,何夕胆大包天。

居然敢窥视朕的女儿。

有时间,当老丈人就是这么矛盾。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知道了。

这一件事,你知道就行,不准对外说一句。”

朱元璋收拾心情说道。

“是。”

徐正自然是有分寸,知道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

------ “啊-----”

何夕打了一个哈欠。

他忙了一夜,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汇众大明军事制造方面的情报。

虽然太子说都齐备,但是很多事情,不自己过上一手,何夕是放心不下来的。

大明武器制造系统,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工部,一部分是内府,一部分是外地卫所。

工部下面有军器局等部门。

内府下面有兵杖局,而外地卫所都有制造军器部分,甚至有些卫所,还有制造任务,每年往京师押送多少武器之类的。

何夕调阅了,西南所有卫所的存档,已经工部与内府武器的存档。

其实,他也知道,这年头的公文系统,可不如后世一键联网。

即便是远在大洋彼岸,想查库存,也是所查就能查的。

而今他能查到数据,都是去年年底报上来的。

至于本年底各地库存是多少。

何夕是不知道。

但是何夕倒是看了一下,西南方面用兵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为什么朱元璋对云南兴趣不大,那是因为自从贵州广西川东南川西南这一大片进入大明版图之后,是大战没有,小战不断。

从本来库存并不多的数量为基础,再加上今年九个月,有大小数战。

有五溪蛮作乱一次,瑶民作乱两次。

先后出动卫所十几个,前后总计有十几万大军。

当然了,并不是全部出动,很多时候是抽调卫所一部。

几个卫所集结在一起,一并出击。

也有的卫所一年之内出战数次。

兵器消耗是相当大的。

这让何夕对西南方面的武器储备,并不敢有太多指望。

不过,工部与内府的武器储备倒是很充足的。

这一点,太子并没有说谎。

只是明代各种各样的武器,看的何夕有些眼花缭乱。

也不知道,大明军队的武器配比,根本不知道,三十万大军所需的军械是多少。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