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投入(1/2)
一月时间,郝昭的猎杀点也增长到了23点。
身高并未有任何变化,但样貌好似又优化了一些,走进人群中,完全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主要是皮肤嫩白如玉,白得晃人,与北地人的肤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眼睛黑白分明,发丝乌黑油亮,即使穿着最廉价的衣袍,也能被人一眼发现。
或许是长身体的原因,红条额外增加1点,中级自愈触发的伤病折磨,意外让蓝条也多1点。
生命能量也依旧还是3点,没有增加,也没减少,被郝昭死死捂着,一直没有使用。
这也是郝昭留下的一道保险。
这些日子郝昭过得还是挺愉快的。
郝昭觉得这便很好,一切都像现在一般无忧无虑,还能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便很满足了。
其实郝昭挺排斥杀人,只是这乱世便是如此。
第一次动手,他还记得,那是被郝虎暴揍,其他人视而不见,就当他好欺负,那一次,差点被郝虎打死。
然后,他便失手杀了郝虎。
第二次杀人,那是‘裴元绍’杀了原主全家,砍断了他的一条腿,想让他鲜血流尽而死。
他便靠着蓝条优势,杀了裴元绍,及其手下忠实狗腿。
第三次杀人,是被村里人推出来挡枪,一是迫不得已,二则是为了救董前、王虎等人。
那一次他杀了人,但杀的也都不是什么好人。
第四次杀人,便是遭遇乌木的突袭,人家一波箭雨,便差点给他们整团灭。
他们反杀,也只是为了自救而已。
郝昭其实也挺无奈的,总感觉自己很倒霉。
事实也确实如此,真的。
这次也一样。
本想换个法子助人为乐,这不是他应该做的吗,凭自己的实力,帮助几个流民怎么了?
没什么能力时,他便信仰与人为善,既然有能力了,满足自己小小的癖好,有什么不好的?
又不会少一块肉,再说了,也花费不了他多少钱。
哪成想!
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了不少的距离。
自以为已经谋划的很合理了,到头来,现实,完全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这就强行打脸呗,就不合理,就无理取闹了呗。
五百多人的流民队伍。
特么,不是五人,不是十五人,也不是五十人,就莫名其妙的翻了十倍。
他养,哪养的起啊!
且还不止如此!
这五百多的流民,青壮还不足60人。
乍一听,嗯,还是比较合理的,人口总数与峪口村相差不多,青壮仅是比峪口村少个十几二十人。
仔细想想,这特么合理个锤锤,简直离谱到家了。
郝昭心里门清,一般逃难的流民,身体越是强健的人,尤其是青壮,应该是占大多数的。
这无关乎人口比例,只源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已。
身体不够强健的人,要么早早被俘虏,要么早早的便倒在了逃亡路上。
这些身体素质差些的老幼,唯有少数的幸运儿,靠着亲人的帮衬,才得以活命。
再看看这不正常的男女比例,近五成的女人,四成的老弱,一成的青壮。
啧啧啧…… 他们是怎么逃到这先不说,不应该是青壮占了绝大多数吗?
若是按正常的比例,总人口比例里,这青壮起码少了三成多。
那些青壮去了哪?
略一思考,郝昭便差不多猜对了八九成。
在逃难途中,许多青壮要么被世家大族吸收成了黑户、私兵。
或是被掳掠上山,自动投靠的想来人数同样不少,就如以前的乌木般,成了那无尽的流寇队伍之一,从此霍乱苍生。
地方盘踞势力再度加强,门阀世家拥兵自重,流寇劫匪多如牛毛。
这恰恰说明一个问题,自己招募的流民队伍,基本都是那些世家豪强、山匪流寇马匪们挑剩下的。
这是,留着他们自生自灭啊。
这些人中的幸运儿,有亲戚有本事的,可能早早就投了亲戚或是自谋生路了。
看看,这些都什么人?
孩子、老人、女人、病患、残疾人…… 这些人基本上都无法当做劳动力使用,女人洗衣做饭还行,孩子又需要有人照顾,老人更需要人关爱。
郝昭这就很难顶,很颓丧。
再瞧瞧那五十余近六十人的青壮,郝昭也都一一见识过了。
要么身材瘦弱,要么身材矮小,要么身体素质不行,一个个还面黄肌瘦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这些,都是人家层层挑选后,留下的‘人才’啊!
郝昭能怎么样,他也很绝望啊!
这些人怎么安排,便成了头等大事。
郝昭一时也没什么头绪。
唯一郝昭可以安慰自己的是,起码人数还是很多的,他可以走人海战术哎。
“这算锤子个安慰哟!”
果真,就离谱,果真,就是这么合理,果真,冲动是魔鬼啊。
仔细筛选了两遍,郝昭不贪心,就一个,他就想找一个可以有点能力的人。
可是,终于,结果还是喜人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人!
那是一个三四岁小娃娃,长的还挺可爱,她是这些人中唯一识字的人。
好歹在这全是文盲的人群中,小女孩儿还是很显眼的。
吕玲绮小丫头就很高兴,这几日成了郝昭的跟屁虫,跟着郝昭学习兵法。
不得不说,小姑娘还是挺聪明的,每天晚上便会跟爷爷讲述今天又学到了什么。
今天不高兴了,又是什么样的原因,每当这时,严老头总会一脸慈祥的认真聆听。
其他人,整个队伍里,郝昭见到的身体素质最好的,估摸还没‘郝山’厉害。
但毕竟是男人,身体素质还是比女性好上许多的,矮子里拔大个,还是能够用的。
张辽和高顺两人不知道,他们已经上了郝昭的黑名单。
果真,一点点都没骗他。
这两人,郝昭其实挺看好的,只是为人,就是太实诚了,不懂随机应变,还需好好打磨。
当然,这件事的影响来看,也不全是坏处,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这件事后,郝昭自己深有感触,不知不觉中,在峪口村和祁县他的名望更高了。
但凡只要外出,总会有人尊称自己一声小神仙,或是对自己行礼。
另外一边,峪口村的人口,也因此突破到了一千一百多人,都赶得上祁县一半的人口了。
人一多,自然也更热闹了。
峪口村,也一跃成了祁县第二大的人口聚集地,在这里郝昭几乎成了第一话事人。
自己招募的手下,对自己也越发恭敬,尤其是高顺和乌木,对自己的称呼也都不同以往。
其他手下,也均是以下属自居。
郝昭无趣的想到,这便是名望的作用吧!
一大早,郝昭便让良小峰、良小猫去通知高顺等人,自己也急匆匆的往广场而去。
郝昭刚到没多久,王安和程平便来了,身后是十几个推着板车的人。
身边的郝运大概扫了一眼,足足十几车的皮毛。
广场上,郝昭还在一家家的走访。
流民们几日的修养,气色都好了不少,只是一个个都是奇装异服的,简称乞丐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