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篇外章节(五)童年趣事(2/2)

在当时的那个时候,我祖母已经八十岁的高龄了。

但是,人却非常勤快,洗衣做饭,织布纺纱,无一不精。

在我儿时的记忆之中,我们弟兄四个人的吃喝穿戴,多亏了祖母大人的辛勤劳动。

(我母亲因为身兼着我们村的妇女主任,整日忙于挣工分,养家糊口。

因而,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少一些。

) 在当时的那个时候,我们家弟兄四人(本人上面只有三个兄长),除了大哥一个人,当时已经念满了初中,进入了生产队,参加劳动外。

我和另外两个哥哥都在念书。

我们家当时的情况是:上有老,下有小。

家中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应该非常艰难困苦了。

我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老实勤快的人。

他当时在崇凝乡**做炊事员的时候,每月仅三十多元钱的工资。

而他工作的地方,距离我们家有八公里左右的路程。

在当时的那个时候,公路上的班车非常少。

那个时侯的农村,也很少有自行车。

既就是到了后来,有了自行车以后。

父亲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是不会骑自行车)他一直靠来回步行走路,奔波于单位之间) 而且,他在每次去单位上班去的时候,因为要按时赶到单位,他便经常在每天早上五时就要开始出发(每一次步行从家出发,赶到单位需要两个钟头左右),然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才能按时赶到了单位。

为了供养我们弟兄几个人,念书学习,我的父母亲及祖母大人们可谓历尽了天辛万苦。

他们几个人,为了儿女们的生活,付出了一生的辛劳。

看着如今的幸福生活,想想父母大人的恩情。

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一生都难以报答。

记得我在幼小的时侯,非常淘气,也非常贪玩。

有一次,我在看到我的二伯父,下红署窖取红暑的时侯,便觉得十分好玩。

于是,我便趁一家人,不在家的时侯,偷偷的一个人,下了红署窖里去玩。

当时,由于我的年龄比较幼小,再加上当时的红暑窖,因为在设计的时侯,为了储存土豆等其它物质,我二伯父他便在红署窖的上面部分挖了一个拐洞。

经过这一改动之后,原先的坑道变做了一些改动。

结果我在下红署窖的时时侯,不慎一脚踩空,便掉在了红署窖之中了。

当时,我的家里人,还在生产队里劳动。

我为此哭了半天时间,一直都把嗓子哭哑了。

还是没有人能听到我的声音。

直至到了天色将晚时,家里人放了工以后,我的大哥,才把我从红暑窖中救了上来。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