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篇外章节(五)童年趣事(1/2)

杂文两篇 (一)学骑自行车 长江水后浪推前浪,日月吹人,人自老。

转瞬之间,已经到了壮年时期。

许多美好的回忆,早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许多儿时的美好回忆,也只能是在梦中可以看到了。

在我的记忆之中,学骑自行车成为了我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情。

因此,本人想借此机会,寻找一回童年的美好回忆,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儿时的回忆。

记得我初次学自行车的时侯,大概是公元1979年的春天,那时侯,我还在我们村所办的小学里面上二年级。

那个时候的农村,还是在吃着大锅饭。

所有群民,都靠着挣工分来养家糊口。

哪个时侯的农村,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

几乎连汽车都很难看到。

(其实那时候有汽车,只是当时年龄幼小的原因,没有出过远门。

所以看到汽车时,便甚觉好奇。

曾经恶作剧的,关过一个汽车油箱的油门。

以此来取乐。

) 就在那一年的春节前夕,我的长兄,竟然从渭南买回了一辆’红旗’牌自行车,回到了家中。

在当时的的中国农村,各种交通工具甚之又少。

一个村中能出现几辆自行车的人家,都算是一个差不多的富户人家。

因此,自从我家买了一辆自行车以后,我们家便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学骑自行车便成为了好多人的一种爱好。

对于这样一种来之不易的物品,大哥对之自然是视若珍宝。

于是,他在平曰之间,便把自行车锁在了家中。

看到别人都在学着自行车以后,我的心里便蠢蠢欲动,便缠着大哥,想学自行车。

由于我那时侯,还不满十岁。

个头都没有自行车高。

因此,大哥便不肯让我学车,并且当着我的面,将自行车锁住了。

看到大哥把车锁住了以后,我便偷偷瞧着他,将自行车钥匙藏在了什么地方。

然而无奈,大哥将车钥匙藏的很紧,一时无非得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有一天,我趁着大哥不在家之际。

偷偷的从一个箱子里,找出了自行车的钥匙。

便偷偷地把自行车推了出来。

由于我是第一次学骑自行车,而且家中的自行车,是一辆老式的加重自行车。

于是,我将自行车推到了大路上以后,便学着蹓起了自行车。

正在我学着可骑自行车时,突然从大路上走过来了一个行人。

看到自行车前面来了一个行人之后。

我当时便慌了手脚。

由于是第一次学骑车,我也不知道车闸怎么用。

于是便眼睁睁地看着自行车,朝着来人直冲了过去。

看到我的自行车,直接朝自己冲了过来之后,过路人也大吃了一惊,连忙避让起我来了。

与此同时,当我看到前面来了一个行人之后,也立刻慌了手脚,立刻扭起了车头,使避让起行人来了。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在相互避让之际,反而相遇在一起了。

眼看着自行车便朝着来人,直冲了过去。

眼看着自行车就要撞上来人之后,我便不由得更加惊慌了起来。

便猛的打了一把方问后。

自行车便拐到路旁的树沟了。

人也随之摔倒在路旁的树沟了。

后来,当我爬起身来,扶起自行车以后,才发现自行车的脚蹬子,已摔歪了。

当我用手转了几下车蹬子以后,才发现脚蹬子已经不再灵活了。

看到这儿之后,我便知道自己闯了祸,非得挨大哥的臭骂不可。

为了免于这一场祸事,我便悄悄地将自行车推回了家中,又放回到了原处。

然后将自行车锁住以后,又将钥匙悄悄地放回到了原处。

然后。

便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等待着挨大哥的训斥。

然而,事情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大哥仿佛没有发现此事。

依然整天忙着自己的工作。

看到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很久,大哥依然没有追究此事以后,我这才有所放下心来。

于是,便蠢蠢欲动地又偷偷摸摸地学起了自行车。

就这样,我在经过许多次偷偷学车之后,便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了。

往事历历在目,现在细想起来,童年的时光,真是其乐无穷。

附文(二) 怀念亲人 庚子年(2020年)的四月二十四上日(农历三月二十八曰)是我的父亲去世三周年的忌曰。

为了缅怀我的父亲,以及先早于他老人家去世前的老母亲,本人特作此文,以此来怀念两位老人。

愿父母亲大人,在天堂里安息吧!

(以下文章为作者奠文) 长江水后浪推前浪,日月吹人,人自老。

转瞬之间,已经到了壮年时期。

许多美好的回忆,早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许多儿时的美好回忆,只能在梦里魂游梦迁。

父母亲的音容笑貌,也只有在梦中相见了。

我的父母亲,他们都是普通人。

都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但是,他们两个人,在我们弟兄几个人的心目之中,却是全天下,最伟大的父母亲。

他们两个人,为抓养我们弟兄几个人,历尽了千辛万苦。

为我们几个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他的一生,从未有过任何的的辉煌创举,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但是在我的记忆之重,父亲却是一个十分勤快的人。

每当他回到家中的时侯,他从来就没有闲过。

挑水,洗衣,做饭,缝补,这些只有家庭主妇所要干的家务活,他却一个人,争相干了。

(我母亲可能是从小离父早的原因,从小便充当了家庭主男的身份。

对于家庭的日常事务,不太感兴趣。

) 我的母亲,是一个朴实能干的人。

在我的记忆之中,当时在生产队中,一些男人都干不动的活,我的母亲却争相干了。

当时在生产队的时候,祖母年岁已大,父亲在外打工,我们弟兄几个人都在上学。

在当时,像我们家的这种情况,几乎家家都是负债累累。

而我们家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但没有负债,而且还有一些结余。

这些都和我母亲的辛苦劳作,勤苦劳作有关。

记得当时我们家有7口人。

在那个时候,除了我父亲,当时在崇凝公社(后来改为了崇凝乡**)做炊事员之外,其余的人,都在家中务农。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