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73章:夺桥之战(1/2)

中央控制系统被超级尘埃云彻底的摧毁了。

瞬间六号星球上开始渐渐的宁静下来。

天空上铺满了大量的超级卫士。

整个地面的防御系统都停顿下来。

那些外星族群的自动士兵也不再进行抵抗了。

他们只是趴在原地不动。

不过他们还是有反击能力的,只不过无法在组织团队作战,只是维护自己的身边。

只要没有尽到他们的身前,他们是不会再进行主动攻击了。

林东在大屏幕上看到了外星族群的中央系统被摧毁。

整个山洞里至少躺着六七千具,外星人的尸首。

这些尸体都已经化成了皮囊,满地都是。

黏糊糊一片的血水。

现在他也不能太浅,自己的部队进入山洞。

由于还不清楚,是不是完全彻底的消灭了外星族群的。

地面部队,所以还要让这些尘埃云在山洞里存在一段时间。

尘埃云是不需要呼吸氧气的。

而从外星人的部队装备,体征来看,他们和人类一样。

必须在有氧环境下才能生存。

随后林东命令超级卫士部队将小山包的钱后再详细搜查一遍,把所有可能进入氧气的通道彻底封死。

由于小山包也在星球表面的山脉上。

一定会留有一些开凿好的地下通气孔。

这是专门儿便于地下部队进行呼吸的通气管道。

所以要想彻底的将地下完全封死,就要把这些空气管道全部堵死。

找到这些空气管道并不是太难。

虽然外星人已经死亡,大部分。

他们的内脏已经完全被超级尘埃云里面的超级微型机器人发射的分解因子所消化。

不过流出来的这些液体,至少还可以有基因体征。

根据外星人的基因体征,就可以找到死在周边的。

通道口处的外星尸体。

找到了这些外星尸体,就能找到通道。

或者是发现每个山坡上有绿色烟雾弥漫冒出,这就说明是空气通道。

于是超级卫士部队,至少有三个营的兵力在整个山峦周边进行搜索。

天空中的超级卫士也集中了大约三四个营,飞向了这片山区。

在山区的上方进行盘旋。

用详细的对地探测器扫描整个的山脉,找到那些隐藏在丛林,石头底下的通道。

另外一只。

超级卫士部队。

原本是计划攻打他们的太空桥。

因为外星族群将自己的部队只能部署在山洞的地下工事里面。

不能留在星球表面。

所以太空桥的防御完全都是由自动防御部队形成的。

当超级卫士的一个师的部队向太空桥两侧包围上来。

却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

他们发现三道防线阵地上排满了很多的外星族群的自动作战士兵。

这些士兵就像是毫无意识的闲人一样,在防御的通道阵线上溜达溜达。

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中央控制系统的指挥能力,只能按照单兵防御进行作战。

只要不靠近他的防御进程就可以不引发他的攻击。

但超级卫士部队则不是这样想。

这些地面的自动装置。

是不是要彻底的摧毁,当然要将全部的情况上报给林东。

由自己的联邦元首才能决定,是不是将他们彻底的摧毁。

林东在自己的大屏幕上看到了从超级卫士发来的太空桥周边防线的具体内 容。

这里足够有大约10万个外星族群,自动作战士兵。

还有一部分防空装备以及自动机甲部队。

总兵力不下30万。

看来对方也是把太空桥当做十分紧要的防御重点。

而依靠重叠的山峦,地下工事,掩护自己的中央控制系统。

这样。

一般的攻击族群是找不到他的中央系统的,就无法打破这30万混合防御的部队。

林东这次采用了釜底抽薪的策略。

首先是攻打了他的小山包,拿下了他们的中央控制系统。

消灭了那里驻扎的1万名外星族群,真正的士兵。

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些没有主动攻击能力的自动作战士兵。

这些自动作战机甲士兵丧失了整体控制能力,只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

呆呆的发了。

有一些,还有自己的独特动作。

但是已经没有了团队指挥能力。

林东觉得这些自动作战机甲士兵倒是一种不错的防御手段。

他觉得今后可以把他们进行智慧化升级,因为手里还有成千上万吨的。

火种分子结构可以输入给这些机甲士兵。

他们执行地面防护工作。

由超级卫士部队领导。

对呀,可以替换一部分星球本部的防御部队。

也就可以减少一部分地球移民的需求。

如果在没有地球移民的需求之下,可以让这些机甲士兵从事一些相关的劳动。

可以替代人类的存在,帮自己的远征军建立供给基地。

所以临终下令超级卫士部队不要破坏这些自动机甲士兵。

使用自己的蓝卡系统,直接替代原来的敌人的中央控制系统。

想办法让兰卡破解对方的传输信息体系。

将自己的信息控制指令传输到这些机甲士兵团队。

最终将这些机甲士兵完全归为自己所有。

蓝卡系统也立刻进行了相关通信系道的破解。

很快就将对手的通讯系统彻底的破解,然后把自身的指令输入到接收系统。

这样一来,战地上的自动机甲士兵,自动防御战车,自动防空体系立刻又恢复了原状。

不过现在机甲士兵已经从阵地上走出来,列队在前方排列。

大约10万名机甲士兵排成了一排排站在阵线前沿。

双手举过头上,手里举着光子枪。

这是一种标准的缴械投降方式。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