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经验教训(2/3)
橡皮泥母舰的外壳改造当中。
于是他手里边的30万艘橡皮泥母舰。
马上就开始进行外壳改造。
这一次,克拉克让自己的科学院。
在这些了原有的橡皮泥母舰外壳上,增加了四倍图层。
橡皮泥母舰发射无人机的总数。
也达到了5万架。
与远征军使用的多用途母舰。
每一艘发射无人机的数量一样。
不过,这导致了橡皮泥母舰体量的增加。
由于体量的增加,还要进行结构上的加固。
这样一来,橡皮泥母舰的速度就从原来的百分之50的光速。
下降到了40%。
几乎下降了十个百分点。
也就是几十几百万到几千万公里。
而现在民东所拥有的多用途母舰。
它的行数大约是光速的60%。
本身就比老式的橡皮泥母舰速度要快了10%。
而当克拉克进行新的外壳改造之后。
这些橡皮泥母舰的航速就比林东的多用途母舰。
降低了至少20%。
双方相差在使用动力推进的时候,一小时至少要差了几百万公里。
而在群体跨越传输上,虽然林东目前还不能进行群体跨越。
使得他的野战作战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但是克拉克的这种改造以后,由于整体舰队的体量增加,而且增加的范围也是十分庞大。
因此上他在传输超过一个方面军。
舰队的时候。
传输的最大距离。
从原来的十光年。
缩小到了五光年。
对于这一点来说,林东的舰队完全掌握了传输距离上的优势。
他的舰队。
最大可以到达一只联合舰队集群。
直接可以传输到20光年的范围。
比以前的使用老式战舰传输范围增加了30%以上。
现在林东的主力阵线。
已经放置在了西北空域。
这里距离北方阵线也就是803星球。
直线距离大约有1500光年。
如果林东现在想要派遣一支联合舰队集群。
前往增援。
北方阵线的803星球。
也至少大约需要75~80次。
连续的传输。
但是由于使用这种多用途母舰。
这种多用途母舰的体量和质量比以前的老式母舰。
更有优势。
可以使得林东舰队。
在太空当中连续进行4~5次的传输。
然后在进行平行飞行。
为自己的舰队进行降温。
看的话。
1500光年的距离。
林东大约要使用三天左右的时间。
可以把一支联合舰队集群传输到这里。
中 间肯定要休息一阵。
而对于克拉克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么远的传输。
不过克拉克也没有想的这么远。
他眼前的目标就是到北方空域里面去抢矿石。
能抢多少他就抢多少。
一直到把自己的北伐军还有自己的六芒星总部的全部舰队。
完全替换成了橡皮泥母舰。
再给自己保留大约1万个。
补充单位。
叫自己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克拉克就打算首先向中南部阵线发动攻击。
打击赵赫的临时空挡阵地。
将771星球。
彻底的和中南部阵线分割。
这样的话。
不单单是771星球被封割了。
而很可能会导致王宇的东部舰队。
与中路的部队完全失去联络。
只能是依靠北部舰队。
绕道进行增援。
或者是前进。
这就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这主要由于是目前林东的舰队传输。
还是主要依靠通道?
这种方式。
没有时空通道林东的舰队是无法进行穿越传输的。
现在克拉克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此上克拉克决定。
自己下一步的计划就是首先派遣出。
一个方面军集群的橡皮泥母舰舰队。
把这些舰队分割成四个方面军。
在每一个阵线点上。
去掠夺那些能源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