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经验教训(1/3)
这次,克拉克从401星球上面装满了1500艘。
超级运输母舰的。
液态金属矿石。
另外还有500艘的非金属矿石。
完全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
于是命令这些舰队马上返航。
与此同时,他另外派出的一只秘密的分队舰队。
携带有4000艘超级运输母舰。
而护航的橡皮泥母舰只有5000艘。
他们绕过了401号星球。
秘密传输到了1055号星球。
就是因为克拉克拥有了一下最新的传输技术。
使得他可以让自己的舰队。
进行最大规模群体化传输。
并且可以携带无人机护航舰队。
于是这样一来,他的那只临时编组的分舰队。
虽然只有5000艘橡皮泥母舰。
而这5000艘橡皮泥母舰现在港口基地弹射了两轮的无人机。
一个亿的无人机又发射了两个亿的主动攻击导弹。
他把这些攻击目标。
和分舰队混合在一起。
直接传输超过了401星球。
到达了。
银河系北部外面的105号星球。
在这里紧张的进行大规模的开采。
疯狂的采集那些液态金属矿石以及小部分的非金属矿石。
当他发现林东的舰队开始进行回撤的时候。
克拉克明白这次突击作战的结尾已经到了。
他不可能在持续性的和远征军作战。
因为他发现了远征军新型舰队的能力。
远远的超过了自己的橡皮泥母舰。
于是他命令所有的采集舰队。
把全部能够采集到的矿石全部带回到六芒星总部。
这一次,克拉克搜集的总共有50个制造单位的。
液态金属矿石和十个制造单位的非金属矿石。
这批庞大的资源。
绝对够他制造。
另外,一个北伐军使用了。
于是,克拉克根据战场上他发现的。
林东的新型母舰的作战特点。
马上给自己的科学院下达指令。
要求他们在现有的。
橡皮泥母舰的壳体基础上。
在增加至少两倍表层。
虽然这样会使得橡皮泥母舰的航速大大降低。
而且还要增加它的内部金属框架结构的支撑能力。
最关键的一点。
克拉克,搞这回搞回来的。
50万个制造单位的。
非金属矿石资源。
如果他是按照以前橡皮泥母舰的层次结构。
那么至少有十个单位作为补充能源就够了。
他就可以拥有至少40个制造单位。
而40个的制造单位可以建造相当于一只新的北伐军舰队集群的数量。
但是,克拉克不是这么想。
他认为现在自己的橡皮泥母舰和临终的新型战舰对比完全处于劣势状态。
由于在舰载无人机的数量上相差巨大。
使得克拉克自己的战术思维想法。
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另外,克拉克现在他自己认为。
自己拥有了集群舰队和集群目标的跨越,传输能力。
所以可以不怕通道的限制。
而采用定点引力传输方式。
也就是说克拉克想传输到哪里?
只要不想盲目传输。
就首先在那里发射一些隐蔽隐身探测器。
作为传输节点的接收点。
这样他就可以无需依靠传输通道。
四处任意传输自己的舰队和攻击目标集群。
利用这个作战方式。
克拉克觉得他可以在整个的北方星域里面 。
到处的去收拢这些非金属矿石和液态金属矿石。
特别是他克求的液态金属矿石。
由于这次作战当中,克拉克并没有损失自己的橡皮泥母舰。
损失最多的只不过是外层变形的无人机和发射出来的。
主动攻击导弹。
所以他的舰队整体上没有受到太大伤害。
只需要二次进行外壳儿补充而已。
所以他这一次。
同意了降低生产量。
提高储备能源的储量。
这样就可以满足外壳厚度加强以后的橡皮泥母舰对于能源补充的需求。
因此上克拉克决定将50个生产单位液态金属矿石。
用于生产的减少到20个。
而其他30个用于进行补充。
在使用这个20个的液态金属矿石生产单位。
他也不是进行全新的生产。
这20个单位全部投入到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