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06章:进入大气层(2/2)

抵抗军还是留下少数为数不多的战斗机编队,在这里巡航。

总计约为2000多架。

这可能是战斗机的最后一批巡逻机了。

而地面上仅有20万架战斗机,作为应付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动。

因为北部天空上面。

激烈厮杀。

根据雷达扫描。

抵抗军已经大致了解了北部天空的敌机数量。

大约1亿架无人机。

也许这还是最开始的第一次波动打击。

而可能的地球舰队第二次的波动打击。

也许还要数量更多。

而备用的仅存的20万架战斗机。

各个都是枕戈待旦。

时刻准备着。

但是,一直到北部天空开战后25分钟。

南部天空还是万里无云。

但是,北部已经开始多次告急。

要求派遣战斗机驰援北部。

于是,被迫,南部调集了10万架战斗机。

再次升空飞速像北部空域驰援。

而这边只有10万架战斗机作为全部空域的预备空军。

而且这10万架最大问题就是都整齐的停放在机场跑道四周。

做好了时刻准备攻击的姿态。

28分钟一到。

顿时从南部天空大气层外。

开始飞来了一大片光亮闪烁的目标。

这群目标飞行速度超级之快。

很快的洞穿了大气层的平流层,同温层进入了大气层内。

这时候高空雷达开始响起了刺耳的警报。

这一群半光速攻击导弹。

也就是说。

当你看到了这群导弹时候影子时候它们距离你的距离,就是近在眼前了。

战斗 机立刻开始点火起飞。

开始进入滑跑阶段。

但是,最开始的200万架战斗机起飞时候。

是首先在全球各地基地全面起飞。

而且对方来的只是高超速的无人机。

也就是10-20音速。

而这一次来的则是半光速导弹。

也就是大约每秒15-20万公里的时速的导弹。

而这时候起飞战斗机。

就算是抵抗军全球联动机制在灵活。

那么,战斗机的2-3倍音速,起飞滑跑速度都在大约200公里。

这样的“慢镜头如何”

面对瞬间而至的导弹群?

虽然,地面的激光炮,光子炮。

立刻在10公里高空形成了密集的拦截层。

但是,这些是导弹。

而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导弹。

这些导弹很多都是搭载有一种叫NM的辐射超级微粒子炸弹。

这些微粒子炸弹。

主要是要在中低空。

也就是在1万米以下低空开始作用。

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这里1万米以下中低空。

实施密集型垃圾云层覆盖。

这就会导致战斗机无法达到1万米以上高空。

这就给下一步的无人机集群。

实施二次分布集结做出了最好的时间空余。

因为有人战斗机与那些无人自主生化无人机。

不同。

他们需要与地面,卫星或者是天空站以及预警机等联络。

接受数据,以便变更自己的打击编组战术。

但是,这需要通信与数据传输保障。

人类即便是抵抗军也是使用最常见的波段和频率信道传输技术。

所以,包括各类传输协议。

都是一样。

而地球舰队使用的最新的,外星科技手段。

这是一种叫做分子携带传输模式。

他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影响。

而且可以穿越时空。

他把空间距离转化为分子量子形式。

分在传输。

所以,这些制造的垃圾浮云。

根本不会对于无人机传输起到干扰。

但是,战斗机的雷达系统,电子道行系统。

完全处于盲目之中。

瞬间。

大批的战斗机在全球各大机场,航空站都处于迷茫阶段。

他们无法扫描超过1万米数据扫描来源。

可是还是要继续起飞。

于是,最后10万架战斗机接敌起飞。

但是刚刚飞行到了大约3000米高空。

突然很多的战斗机开始四面冒出来火光。

大批的战斗机开始急速坠落。

飞行员弹射都早到了不知名的打击。

这些都是逐渐散落下来的垃圾云内部的微粒子制造的空间惯性微粒子攻击。

这么一来等于天空已经被微粒子子弹布满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