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70卓文君与司马相如(1/3)

却说武帝一日偶坐宫中,忽得一篇《子虚赋》,读之称善,刘彻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

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

武帝听说后十分惊喜,即遣人往召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乃蜀郡成都人,少时好读书,擅长文学,学击剑,为父母所钟爱,呼为犬子;但有口吃之病,难于言语。

最开始“犬子”

之称,其实并不是儿子的意思,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了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

后来人们都把自己的儿子叫做“犬子”



司马相如长大慕战国时蔺相如之为人,便取名相如。

时蜀郡太守文翁,吏治循良大兴教化,遂选择本郡士人送京肄业,司马相如亦得与选。

至学成归里,文翁便命相如为教授,就市中设立官学,招集民间子弟,师事相如入学读书。

遇有高足学生,辄使为郡县吏。

蜀民本来野蛮,得着这位贤太守,兴教劝学风气大开,嗣是学校林立化野为文,后来文翁在任病殁,百姓追怀功德,立祠致祭,连文翁平日的讲台旧址,都随时修葺,垂为纪念,至今遗址犹存。

文翁既殁,相如也不愿长作教师,遂往游长安。

后事景帝为郎,擢为武骑常侍。

相如虽少学技击,但性喜著作,而景帝不好词赋,命为武官心甚不愿。

恰值梁孝王来朝,随带邹阳、枚乘、严忌诸人,相如与诸人相见彼此谈论,甚是相得。

不久免官来游梁国。

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便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

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

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

琴回赠。

“绿绮”

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

,如获珍宝。

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

绝妙的音色,使“绿绮”

琴名噪一时。

后来“绿绮”

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梁孝王死后,相如回到成都。

穷途落魄郁郁无聊,偶记及临邛县令王吉,系多年好友,且曾与自己有约,说是宦游不遂可来过从等语。

如今飘泊一身又无家室,何不前往依之?

于是将家中所余田产悉数变卖得钱,用一半置备行装,一半留为盘费,即日起程前往临邛。

王吉听说相如到了,自出迎接,便留相如住在都亭。

二人久别重逢,自然欢喜,王吉问起相如近况,相如一一告知。

王吉见故人如此落泊,便筹得一计,每日一早便到都亭来向相如问安。

初时相如还出来相见,过了数日,王吉来时,相如故意称病,命仆人辞绝不见。

王吉仍旧日日到来,不敢怠慢。

本地人民见此情形,都道县令来了一位贵客。

此信传到一班富人耳中,不免心生势利,意欲前来结交。

原来临邛地方素多富人,就中以卓王孙为第一户。

卓王孙先世本是赵人,因得铁矿开炉冶铸,由此起家致富。

后来卓氏安置临邛。

临邛亦有铁山,于是采铁制造重兴世业。

不久成为巨富,所畜家僮至八百人,俨如国君。

又有山东人程郑,也以鼓铸为业,家僮也有数百人,财富几与卓氏相等。

卓王孙、程郑等人一日相聚商议道:“县令现有贵客,我等理当备酒邀请,以尽东道之谊,并请县令作陪。”

诸人择定日期,就卓王孙家中宴会。

先期悬灯结彩陈设一新。

内中却惊动了一个人。

此人即卓王孙之女,名叫文君,年才十七岁,出嫁不久即丧其夫,回到母家。

文君姿色娇美精通音律,眉如远山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生性放诞风流。

可惜年少守寡,虽然衣食富足,终觉辜负青春。

其父也想替她另行择配,但是当地子弟并无一人能中文君的意,以此耽搁下来。

文君自己却暗地留心,意在择人而事。

当日听说父亲宴请贵客不觉心动,便想出来偷看。

到了是日,卓王孙一早起来,整肃衣冠,出外候客,使人分头催请,一班宾客陆续到齐,共百余人。

过了许久,临邛县令王吉亦到,大众专候司马相如一人。

此时已是日午,酒筵久已齐备,卓王孙一再遣人催请,司马相如托词有病,辞谢不来。

王吉只得亲自乘车来迎相如。

又过许久方将相如请至。

众人见相如十分难请,此次似乎却不过县令情面才来应酬。

卓王孙等满口恭维,无非说大驾辱临有光陋室等语。

未几即请令入席,相如也不推辞,便坐首位。

王吉以下挨次坐定,卓王孙程郑两人并在末座相陪。

余人俱在外厢,也有盛餐相待,不消多叙。

此时卓文君立在户侧,定睛窃看,见相如人品清秀举止闲雅。

又观车马仆从也美丽雍容,觉得本地寻不出此种人物,心中爱慕不舍。

一时看得忘情,不觉露出自己面目,却被相如一眼瞧见。

约莫饮了一两个时辰,宾主俱有三分酒意,王吉便对相如说道:“君素善弹琴,何不一劳贵手,使仆等领教一二?”

相如尚有难色,卓王孙起身说道:“舍下却有古琴,愿听司马公一奏。”

王吉道:“不必不必,司马公琴剑随身,我看他车上带有琴囊,可即取来。”

左右闻言,便出外取出绿绮琴来,须臾携至。

当是特地带来。

王吉奉交相如,相如不好再辞,都是做作。

乃抚琴调弦弹出声来。

相如凭着多年熟手按指成声,自然雅韵铿锵抑扬有致。

大众齐声喝彩无不称赏,恐怕未免对牛弹琴。

卓文君素喜音乐,深谙音律。

见相如弹琴指法甚精,又闻所弹曲调语语关到自己身上,暗自点头会意。

原来相如见文君貌美,十分倾慕,便将心事写入琴中以挑之,当下所弹之曲名为《凤求凰》。

其辞道: 凤兮凤兮归故乡, 邀游四海求其凰。

有一艳女在此堂, 何由交接为鸳鸯?

文君听得眉飞色舞,忽然琴声划地一声顿止,方才醒了回来。

不消片刻相如起身告别,众客纷纷散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