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56刘长椎杀审食其(2/2)

刘长急忙杀死开章,埋葬后却对长安尉说道:“开章不知去向。”

有司奏明文帝,文帝遣使往召刘长,刘长只得随同使者到京。

刘长既至长安,文帝命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与宗正廷尉等会同审理。

张苍等审得刘长谋反是实,罪应弃市。

文帝见奏心中不忍,下诏废去淮南王,赦其死罪。

群臣请将刘长解往蜀郡安置,文帝批令每日加刘长肉五斤,酒二斗,并选其得宠美人、才人等十人相随同往,由地方官为之起盖住屋。

刘长被装入槛车解送赴蜀,其他共同谋反之人全部诛死。

谁知刘长身坐槛车徙锢蜀中,途中顾语左右道:“何人说我好勇不肯奉法?

我因平时骄纵致有今日。

今悔已无及恨亦无益,不如就此自了吧。”

左右听着怕他寻死,格外加防。

刘长愤不欲生水米不沾,竟至活活饿死。

左右没有发觉,所过州县官吏按驿传送,见槛车贴有封条也无人揭开一看,直至雍县地方县令才开封验视,却见刘长早已饿死了。

赵姬负气自尽,刘长也是如此,毕竟有些遗传。

雍县县令当即飞使上报,文帝闻信后恸哭失声,命令将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一律弃市问斩。

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

当时民间为准南王作歌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文帝闻歌叹道:“昔周公诛管、蔡称为圣人,因其不以私害公也。

今人民作此歌词,是不是说我贪得淮南土地呢?”

文帝遂将淮南分为三国,立刘长三子为王。

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追谥刘长为淮南厉王。

贾谊听说文帝封刘长三子为王,上疏谏道:“淮南王悖逆无道天下皆知,陛下赦其死罪迁往蜀道,中途遇疾而死,天下皆以为死得其当。

今尊崇罪人之子为王。

将来其子年长不忘父仇,陛下又封之以地,岂不是为虎添翼?”

文帝不听,至武帝时,刘安及刘赐谋反,果如贾谊所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