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6刘长椎杀审食其(1/2)

却说淮南王刘长系高祖七子,乃赵姬所生。

赵姬本是赵王张敖的美人。

张敖系高祖女婿,鲁元公主驸马。

高皇帝刘邦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张敖把自己的美人献给岳丈。

高祖生性渔色,见了娇滴滴的美人,哪管他什么女婿爱妃?

当即令她侍寝,一宵雨露便种胚胎。

高祖不过随时行乐,管甚么有子无子,欢娱后便将赵姬撇下径自回都。

赵姬仍留居赵宫,张敖闻她得幸高祖已有身孕,不敢再让她在宫中居住,特地另筑一舍让她休养。

后来张敖因谋反罪名被逮,张氏家眷连同赵姬都被系在河内狱中。

赵姬时将分娩,便对河内狱官说她和皇帝刘邦发生过关系,现在已经怀上了刘邦的孩子。

官吏不敢怠慢,如实禀报给刘邦。

刘邦当时正在气头上,便没有理会赵姬。

赵姬的弟弟赵兼却与审食其相识,于是寻至辟阳侯第中叩门求谒。

审食其召他入见问明来意,赵兼一一详告,并请审食其代为疏通。

审食其却也承认入白吕后。

吕后是个母夜叉,最恨高祖纳入姬妾,怎肯替她帮忙?

反将审食其抢白数语。

审食其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说。

赵兼待了数日不得确报,再向审食其处问明,审食其谢绝不见。

赵兼白跑一趟还花了许多银子,只道审食其不肯关说。

赵兼找审食其的细节很重要。

如果赵兼不知道审食其和吕后的特殊关系,赵兼就不会求到审食其,如果审食其和吕后没有特殊关系,审食其在吕后面前说话就不会有特殊的分量。

也就是说,连赵兼都知道审食其和吕后之间有着极其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审食其得幸吕后”



赵姬眼巴巴地望着皇恩大赦。

谁知赵兼回来后满面愁惨语多支吾。

赵姬且悔且恨,哭了一日竟自寻死。

一夕欢娱落了这般结果,真是张敖害她。

赵兼雇了一个乳媪,把遗下的婴孩交给她抚养,静候朝中消息。

可巧张敖遇赦全家脱囚,赵姬所生的孩子复由郡守特派吏目送入都中。

高祖前时怨恨张敖,无暇顾及赵姬,此时闻赵姬自尽遗孩送到,也不禁记念旧情。

感叹多时命将遗孩抱入,见他状貌魁梧与己相似,于是取名刘长交与吕后抚养。

吕后虽不情愿,但因高祖郑重叮嘱,而且刘长妈妈已亡不必生妒,一切抚养手续又有乳媪等掌管,也就听之任之不曾加害。

不过问题来了,赵姬本是张敖的小妾,突然被献给刘邦,而后怀孕,刘邦怎么知道刘长是他的儿子而不是女婿张敖的儿子呢?

有没有可能赵姬在被献给刘邦时就已经怀孕,因为怀孕时间太短只有几天时间,所以赵姬自己都不知道,然后被张敖献给刘邦,后来赵姬有孕,就以为怀的是刘邦的孩子呢?

不过张敖不是吕不韦,他很害怕刘邦。

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张敖像儿子侍奉父亲那样侍奉刘邦,但刘邦还是不满意,对张敖甚是无理。

而且刘邦到达赵国的时间不是张敖所能控制的,张敖怎么保证献赵姬时她刚好怀上了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即使赵姬有孕,张敖也不是有意的。

还有刘邦都认同刘长是他的儿子,并交给吕后抚养。

刘邦不怀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好容易过了数年,刘长已有五六岁,生性聪明,善承吕后意旨,吕后喜他敏慧,居然视若己出,刘长因得无恙。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英布领属的四郡封地。

刘邦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于是刘长即淮南王位。

刘长出为淮南王后,才知生母赵姬冤死狱中,母舅赵兼留居真定,于是着人往迎母舅。

到了淮南两下谈及赵姬故事,更添出一重怨恨。

刘长不怨高祖无情,独恨审食其不肯关说。

其实恨审食其也是冤枉,审食其已经告知吕后,吕后不肯容纳赵姬,审食其有啥办法?

吕后没杀你算你命大。

刘长将仇恨牢记心中,时常想诛杀审食其为母报仇,只是苦于无从下手。

及文帝即位审食其失势,刘长遂于文帝三年径诣长安。

文帝素来孝友,听说刘长来朝很是欢迎,接见以后留他盘桓数日。

刘长年已逾冠,膂力方刚,两手能扛巨鼎,胆大敢为,平日在淮南时,尝有不奉朝命独断独行等事,文帝只此一弟格外宽容。

一日刘长与文帝同车往猎上苑,在途交谈不顾名分,刘长但称文帝为大哥。

文帝也不与他计较,待遇如常。

刘长心想此时不杀审食其下手更待何时!

乃暗中怀着铁椎,带领从人去访审食其。

审食其听说淮南王来访不敢怠慢,慌忙整肃衣冠出门相迎。

刘长一跃下车趋至面前,二话不说就是一椎。

审食其突遭椎击痛彻心肺,霎时间头旋目晕跌倒地上。

刘长立即割下首级随车而去。

食其家内非无门役,但变生仓猝如何救护?

且因刘长是皇帝亲弟,气焰逼人,怎好擅出擒拿,所以刘长安然走脱,至宫门前下车,直入阙下求见文帝。

文帝当然出见,刘长跪伏殿阶肉袒谢罪,转令文帝吃了一惊,忙问他为着何事?

刘长答道“当日贯高谋逆事发,臣母不应坐罪,审食其得宠吕后,偏偏不肯陈情,致令臣母枉死,此其罪一也。

刘如意母子无罪吕后杀之,审食其坐视不顾,其罪二也。

吕后封诸吕为王欲危刘氏,审食其并不进谏,其罪三也。

臣谨为天下诛贼并报母仇,伏阙请罪,愿受斧钺之诛。”

文帝闻报大惊,及听刘长之言亦似有理,遂下诏赦免刘长不治其罪。

其实一点都没有道理:审食其虽然得宠吕后,但吕后不可能听他的呀!

刘长见文帝不治其罪,便即辞行,文帝准他回国,他就备好归装,昂然出都去了。

审食其死后门客四散,不免有人在外将惠帝当日欲杀审食其,赖朱建设计救出之事四处传说,竟被文帝得知,遂遣吏往捕朱建。

吏人奉命到了朱建家中。

朱建闻信便欲自杀,其子与吏人等同声劝道,案情轻重尚未可知,何必枉送一命。

朱建不听对其子说道:“我死当可无事,免得汝等罹祸!”

遂拔剑自刎而死。

吏人见朱建已死回报文帝,文帝叹惜道:“我又没说要杀朱建,只是找他问问情况,他又何必如此呢!”

遂召朱建儿子入朝拜为中大夫。

朱建为食其而死也不值得。

却说刘长得赦得意扬扬,回到淮南后放纵更甚,僭用天子仪仗,出入皆称警跸,自作法令,逐去朝廷所置丞相及二千石以上之官,另行委任。

又私自封人为关内侯,擅赦罪人,妄杀无辜,藏匿亡命,每上书朝廷,言语傲慢。

文帝见其种种不法,每事优容,旁有袁盎谏道:“诸侯太骄必生祸患,愿陛下稍加惩戒,削其土地以儆将来。”

文帝不听,谁知刘长愈加横行,后来弄得实在不堪,文帝尚不忍亲加责备,只命国舅薄昭致书刘长,数其罪恶劝令改过。

刘长得书心中不悦,于是蓄谋造反。

便与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暗通消息,让他作为内应定期起事。

柴奇即遣开章往见刘长,请其遣使往闽越及匈奴乞兵来助。

开章既见刘长,刘长赐以居屋,并为之娶妻,给以二千石俸禄。

开章遣人回报柴奇,却被官吏发觉,遂遣长安尉前往淮南捕拿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