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李良叛赵归秦(1/2)
话说韩广奉赵王武臣之命招安燕地,所至望风归服,燕地大定。
燕人便对韩广说道:“现在楚、赵皆已有王,燕地虽小,也是万乘之国,愿将军自立为王。”
韩广辞道:“吾有老母在赵,今若自立,恐老母为赵王所害。”
燕人道:“赵王方患秦、楚与之为难,无力禁我。
况楚国最强,尚不敢害赵王家族,赵王又安敢害将军家族?”
韩广遂依众议,自立为燕王。
赵王武臣闻之,果然无可奈何,索性做个人情,把燕王家属护送还燕。
此时六国除楚、赵、燕外,尚有齐、魏二国。
齐国系由故王之后田儋起兵占据称王;魏地亦已由周市平定。
燕、赵各国听说周市定了魏地,遂各遣使至魏,请周市自立为魏王。
周市执定不肯,说道:“天下昏乱乃见忠臣。
今并力攻秦,非立魏王之后不可。”
于是周市访知魏公子咎现在楚国,便遣使者到了陈县,向陈王说知,欲迎公子咎回国立为魏王。
陈王起初不许,周市又遣使者力请。
直至使者往返五次方得陈王应允。
遂立公子咎为魏王,以周市为魏相。
赵王武臣见燕地不能完全到手,便想就边界上多占地方。
于是与张耳、陈余带兵,到两国交界处驻扎。
一日赵王忽想亲入燕地打听情形,也不及与张耳、陈余商议,立刻更换衣服扮作商人,随身只带数个侍从,从僻路私入燕界。
偏偏时运不佳,正遇燕兵出来放哨,狭路相逢,内中有兵士以前随韩广由赵国来此,认得赵王武臣,便通知大众将赵王一行人拥到营中,告与燕将知道。
燕将见获得赵王,真是奇货可居,遂把他闭在营内派兵看管。
故意暗纵赵王侍从一二人,使他逃回报信。
当日张耳、陈余正欲寻找赵王议事,可是不在营中,到处寻觅毫无踪影。
正在焦急之际,恰有从人逃回告诉一切。
张耳、陈余听说赵王被燕将捉去,不觉大惊!
遂选能言之人前往燕将游说,并许他金钱宝货请将赵王送回。
使者奉命前往,燕将听了大笑道:“金钱货物燕国尽有,谁人稀罕!
汝可回去对他二人说道‘要我放回赵王,须将赵国土地分割一半与我。
不然我便将赵王杀死’。
只此数语别无他说。”
使者见燕将要求过大,口气又甚强硬,难于进说,只得依言回报。
张耳、陈余听了使者回报,共商议道:“他欲得赵国一半土地万难允许,不过他将此事当做一宗买卖,初次开口自然高抬价值,如果将边界数城割让与他,同意放回赵王再作道理。”
议定之后又命使者前往。
谁知燕将听到使者所说与要求相差甚远,不由心中发怒,便将使者杀死,吩咐随从之人归去报信,说是:“不照他所主张,此事无庸再提。”
张耳、陈余便又遣人往说,添割几处城池。
燕将见二人求王愈急,反而格外居奇起来。
只可怜赵国使人来一个杀一个,弄得后来无人敢往。
张耳、陈余碰着此种难题,要想救得赵王,赵地去了一半;要想保全赵国,又不能弃却赵王,真是无法可想!
过了数日,忽报赵王武臣安然回来,有一个小卒御车直到营中。
二人出其不意不觉大喜。
原来赵国有个小卒,平时只在营中砍柴烧火,听说赵王被燕将掠去,燕将要求过奢,所以未得释归。
大众无计可施,他偏想得一法,也不告知张耳、陈余。
一日早起换过新衣,一身装饰甚是齐整。
对他同舍之人说道:“我今日替诸君往说燕将,即将赵王用车载归,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同舍人听后都笑道:“以前去燕营的使者已有十多人了,都被燕将杀死。
量你有何本领能将赵王救回?”
小卒听说后也不回答,大踏步地一直向燕营而去。
到了营前叫人入内通报。
燕将只道又是张耳、陈余所遣使者,心想:“赵营久无人来,今日又有使者,定是张耳、陈余无法,只好应允我的要求了。”
便吩咐唤他进来。
小卒一见燕将便开口问道:“足下知我此来所为何事?”
燕将答道:“你不过想得赵王回去,何消说得。”
小卒又道:“足下以为张耳、陈余何等人也?”
燕将道:“他是贤人。”
小卒道:“足下料二人意中何欲?”
燕将道:“无非想得赵王回去罢了!”
小卒笑道:“足下何曾知他二人心中所欲,我今索性说个明白。
他二人非但不欲赵王回国,并且希望足下将赵王杀死。”
燕将听了大觉诧异道:“此是何说?”
小卒道:“武臣、张耳、陈余三人素无君臣名分。
此次合谋取得赵地数十城,三人本意都想南面称王。
不过人心未定,不敢将赵地分为三国。
且武臣年纪较长,故先立之为王以系人望。
现在地方安定,他二人又想瓜分赵地各自称尊。
足下将赵王囚拘正合其意。
他二人表面上说是欲得赵王,心中实欲燕人杀之,正好又以报仇为名来取燕地。
如果两人同心合力,灭取燕国易如反掌。
若足下拘留赵王,反为燕国之祸,若以礼送还赵王,张耳、陈余不能遂意,赵王又感激足下之德,则燕国可保无事。”
燕将一听点头称善,立刻预备车马,就命小卒将赵王送了回去。
赵王自然感激小卒,重加赏赐,且封以官职。
这时忽报李良已定常山回来复命。
赵王见了慰劳一番,又命他往太原招安去了。
李良行至石邑,正遇秦兵防守井陉关,不能前进,此关为著名险要地方。
李良正拟遣兵攻打,守关秦将听说是李良,心想此人从前曾作秦官,如今却降赵国,不如设一离间计使其君臣相疑。”
乃修成一书遣使前往赵营投递给李良。
书中假作二世口气说道:“爱卿前曾事我,位至大官备受宠幸。
今闻在赵国为将,若能自知悔过背赵归秦,当赦其罪并有爵赏。”
李良将书阅毕,心中疑惑不定。
于是传下命令拔营回去,待赵王添派兵队后再来攻秦。
一路行来,将近邯郸地方,忽见一大队车马风驰而至,仪从甚多。
李良以为是赵王出行,慌忙下马俯伏道旁迎驾。
及至车马行近,才知不是赵王,而是赵王之姊出外游宴。
偏值王姊大醉,不知李良是位大将,当当作寻常官吏看待,自己安坐车中,但命从人传谕免礼。
等到李良立起,王姊车马已风驰而去。
李良不觉羞惭满面!
李良当众受辱,不但他自己心中生气,旁观诸将也一齐替他不平。
中有一人向李良说道:“今天下纷纷举兵叛秦,才能出众者便自称王。
将军屡建大功尽可自立,何必依人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