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23 八王之乱(3/4)

诸王的存在,对皇帝的统治极为不利。

为了消弱诸王的权势,司马亮力主“遣诸王还藩”

,太保卫瓘也完全赞成,楚王司马玮因此对司马亮和卫瓘极大不满。

司马玮是晋武帝的第五个儿子,也是诛灭杨骏的功臣,可司马亮偏偏嫌他这个侄孙“有勋而好立威”

,免去他北军中候的显赫职务,想把他赶回封国了事。

司马玮当时二十一岁,正是少年轻狂、血气方刚的年纪,他怎么能容忍年迈的叔公来排挤他呢?

而卫瓘乃西晋开国元勋,他以前极力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白痴。

不料晋武帝架不住身边人的说词,最终还是立贾南风为太子妃。

贾充有次对贾南风说: “卫瓘老奴,几破汝家”



意思是她的白痴老公差点被别人抢去,因此贾南风对卫瓘也存在“宿怨”



加上卫瓘现任太保,贾南风为了把朝政大权紧紧地掌握在手中,贾南风“矫诏使楚王司马玮杀司马亮、卫瓘”



司马亮毕竟多年为宗室之长,宿望犹存。

当时天气炎热,负责押解的士兵让司马亮坐在车后的阴影中躲避太阳,一些旁观群众还拿扇子来帮他扇凉。

一天下来,竟然没有人敢做主杀他。

司马玮很生气,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

于是司马亮被贪财的乱兵撕成了碎片,其死状极惨,“鬓发耳鼻皆悉毁焉。”

曾经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汝南王,就这样极其窝囊地死去了。

司马玮诛杀司马亮后,顺便将卫瓘也一块杀掉了。

贾南风趁司马玮立足未稳, 以司马玮矫诏杀害司马亮、卫瓘为由,将其处死。

司马家最先出场的两位男主角司马亮、司马玮率先下线。

这是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 死了两个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两个大臣:杨俊、卫瓘。

在心狠手辣的贾南风皇后面前, 他们跟玩偶一样灰飞烟灭。

贾南风大权独揽,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于是大肆委用亲信、党羽,派他们担任重要官职。

贾南风的族兄贾模和从舅郭彰分掌朝政,后母广城君的养孙贾谧干预国事,惠帝完全成为贾南风任意摆布的一个傀儡。

贾南风为了达到长期控制朝政的目的, “诈有身,内稿物为产物”

,也就是假装怀孕,好长时期深居内宫不见外人,暗地里把妹夫韩寿之子韩慰祖收养起来。

阴谋废掉太子司马遹,以她的养子代立。

却说美男子潘安每次出去游玩,总有一群女子追着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果,潘安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掷果盈车”

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潘安不仅美貌绝伦,还是一位感情专一的好丈夫。

潘安对老婆十分痴情,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也念念不忘,还写了三首《悼亡诗》,字字血泪,句句柔情。

但潘安早年不被重用,于是投靠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正想废掉太子,她便安排潘安搜寻太子谋反的罪证。

贾南风与晋惠帝成婚20年始终未有所出,而当初侥幸逃过其迫害的谢玖却顺利地诞下晋惠帝唯一的子嗣司马遹。

晋惠帝继位后司马遹成为太子,而谢玖母凭子贵,晋升为淑妃。

看着曾经的情敌混得风生水起,贾南风的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所以她要趁对方羽翼未丰时把太子搞死。

司马遹从小就因为聪慧深得晋武帝喜爱,但正如陈韪当年评价孔融一样,这个太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长大后的司马遹不仅不好学,还迷上了算卦占卜,没事就带着一群太监在宫里给人卜吉凶,断生死。

针对司马遹不学无术的特点,针对司马遹不学无术的特点,潘安便模仿他的口气给晋惠帝写了一封书信,意思是叫他让位。

晋惠帝经历过一次杨骏“谋反”

,这回轮到他儿子“谋反”

,看见书信后便写下“遹书至此,今赐死。”

几个大字,交给董猛,让他拿给众卿家看。

晋惠帝要赐死自己的儿子,贾南风的亲信张华一直在旁边劝阻,司马氏的几个宗王也都持反对意见,就连贾南风的母亲郭槐,临死前也加入了劝说之列。

这事一直拖到半夜。

贾南风怕太子第二天醒来不好收拾, 只好改变主意,让司马衷下诏将太子囚禁,同时将太子的生母处死,潘安从此得到重用。

贾南风的做法引起司马伦等诸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谋欲废后”



贾南风听说有人想废掉她,便杀死太子“以绝众望”



司马伦,字子彝,司马懿第九子,司马昭的异母弟,听说太子被杀,他马上有样学样,伪造皇帝司马衷的诏书,以谋杀太子之名拘捕皇后。

兵士冲入宫中,贾后慌忙出视,正与齐王司马冏相遇,贾后惊问道:“卿来干嘛?”

齐王道:“奉诏拘捕你。”

贾后道:“诏当从我处发出,你何处来的诏旨?”

齐王不理会,派兵将贾后拘住。

司马伦杀得性起,将贾后族人全部屠戮,贾南风也被逼喝下金屑酒死掉。

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夷灭他的三族。

到了公元301年, 相国已经不能满足司马伦的胃口, 于是他自立为帝,奉司马衷为太上皇。

掌权大家还可以接受, 称帝是万万不可以的。

凭啥啊?

于是 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

司马伦打不过,只好宣布退位, 把白痴司马衷又扶上去当皇帝。

但是大家不肯放过他,也用贾南风的死法将他送走。

司马伦死后,司马衷复位,并以羊献容为皇后。

这时司马冏顺理成章地成了当朝大功臣,虽然司马颙和司马颖也因功封官进爵,但洛阳城里的司马冏却是最大受益者。

长沙王司马乂,字士度,司马炎第六子,是晋惠帝司马衷和楚王司马玮的弟弟,成都王司马颖的哥哥,而司马冏只是司马炎的侄子。

司马颙散布谣言, 说司马乂是他的内应,他们是一伙的!

这个主意不错。

司马冏听说司马乂是内应,马上派人去逮捕司马乂。

后者也得到消息,马上带领亲兵跑到皇宫,将宫门堵住,挟持皇帝司马衷死守, 最后司马冏战败被杀, 而且被灭三族,司马乂独揽大权。

司马颙还没到洛阳,这事就结束了。

司马颙一时抓不到司马乂的把柄,明的不行就玩阴的,于是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结果都被司马乂弄死;煽动几个亲信谋反, 也被司马乂镇压。

实在没办法,干脆脸也不要了,于是拉拢司马乂的异母弟司马颖起兵谋反。

并许诺打败司马乂以后,拥立司马颖为皇储。

成都王司马颖,字章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生母为程才人。

他与长沙王司马乂年纪相差仅两岁。

程才人很得武帝恩宠,所以司马颖不到十三岁时,就已受封成都王,食邑十万户,后拜越骑校尉,又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

司马颖相貌俊美,一副翩翩少年公子的形象,颇能在外表上迷惑众心,成一时之美。

权力的欲望是无穷的。

司马颖的野心被堂叔司马颙撩拨起来。

公元303年, 司马颙派亲信张方领兵7万, 司马颖派兵20万讨伐司马乂。

双方混战几个月, 不分胜负。

这个时候司马越先生出场了。

司马越是司马懿三弟司马馗的孙子,这位先生除了之前在诛杀杨俊的时候帮忙出过力,后来就一直处于蛰伏状态。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