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05王莽被杀(1/2)

却说昆阳大败后,王莽心胆俱碎。

这时又有人说将军王涉、国师刘歆及大司马董忠想劫驾降汉,王莽立即命人把他们杀死。

王莽见大臣内叛,汉兵外迫,心中十分苦恼, 这时新朝能打的将军都在塞外对付匈奴、西域和西南部族,一时不能撤回来,留在国内的主力都给刘秀消灭了。

王莽主要的根据地只剩下长安和洛阳两个大城。

王莽急得吃不下饭,光是喝酒,吃鲍鱼,读兵书,累了就趴在几案上打盹儿,不敢再睡觉了。

过了几天,又报成纪县内有隗崔、隗嚣二兄弟起兵助汉,攻杀雍州、安定各官长。

又有人来报析人邓晔、于匡也举兵南乡,县令出降,现已进攻武关。

王莽连得数处警报,吓得计无所出。

朝臣崔发教王莽哭泣告天以禳兵灾。

王莽亲率群臣来到南郊,对天自陈所受各种符命,又仰面向天说道:“皇天既将大命授与臣莽,何不殄灭众贼?

若使臣莽有罪,愿下雷霆将臣击死,也是愿意。”

王莽说到伤心处,不禁捶胸大哭,直哭到力竭气尽方才止住。

又跪下叩头,叩毕又作了一道策文告天,说他平日功劳。

并命诸生及百姓朝夕皆来聚哭,如有人哭得哀切并能解诵策文,便升他为郎,因此得升为郎者五千余人。

王莽既命众人聚哭,又拜将军九人,皆以虎命名,号为九虎。

九虎拜将之后,王莽即命其领军东讨汉兵,赐九虎每人四千钱。

九虎知道王莽御库中藏有金玉财宝甚多,每人赐钱四千,都怨王莽鄙吝不愿出战。

及兵至华阴地界与邓晔相遇,便被邓晔杀败,四虎逃得无踪,二虎奔回长安被王莽怒责自杀。

三虎重收败兵退入京师仓,保守不出。

当日邓晔杀败九虎,乃开武关城门迎接汉兵。

恰好汉将李松引兵到来,邓晔与李松并力往攻京师仓。

不料京师仓把守甚坚,急切不能打下。

弘农郡长王宪赶紧投靠新的主人,做了汉兵的校尉。

他带着几百人先渡过渭河,各县的豪强大族起兵响应,都称自己是汉朝的将军,跟着王宪去打长安。

除了王宪这一路以外,别的方面也来了不少“将军”

和士兵。

他们到了长安城下,都争着要进城去。

此时朝中已无兵可遣。

王莽焦头烂额之际,做出了一个更为疯狂的举动:释放朝廷所有囚犯参与长安保卫战。

当年秦二世赦免骊山囚徒来打压陈胜大军,结果成功打造了章邯这样的绝世名将,也解了大秦王朝的燃眉之急。

此时王莽借鉴此法,也算是陷入绝境之后的灵光一现。

有了九虎将的前车之鉴,这一次王莽没有再发钱财。

钱发少了“囚犯”

不乐意,钱发多了王莽不乐意,所以思来想去,王莽决定给每个囚犯士兵发一碗猪血。

然后要他们宣誓: “喝了这碗血呀,誓死效之!”

“不为新室者呀,社鬼记之!”

囚犯们一夜之间能重见天日,都表示感恩戴德,此时在王莽威逼之下,自然都豁出去了,个个豪气冲天壮志凌云,当下喝血立誓勇往直前,他们拍着胸脯对王莽说“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王莽一听誓言,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哀兵必胜,王莽自信满满。

誓毕王莽命史谌带领囚犯们前往抵敌。

史谌行至渭桥,囚犯们个个争先恐后脚底抹油,个个百米冲刺亡命而逃。

史谌手脚并用,也拦不住这群发了疯的囚徒,最后只好一个人空身回去。

王莽得知消息后两手一摊,发出绝望而无助的干号:“天不助我,天亡我也!”

此时汉兵在城外,见无人出来迎敌,便尽掘王莽父祖及妻子坟墓,烧其棺椁,又纵火焚烧王莽所起的九庙与明堂辟雍。

一时火光四起烈焰冲天,照得全城通红。

汉兵又在城外连声喊杀,王莽恐汉兵打破城门,急令各校尉分领骑士数百人在各城门把守。

这时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人看见城外起火,恐被汉兵掳掠,于是也假作外兵放火烧作室门,火势窜入掖廷,延及承明宫。

承明宫为莽女所居,就是汉平帝的皇后黄皇室主。

皇门一入深似海,黄皇室主在别人眼里是富贵的,同时也是可怜的。

她十四岁时王莽就把她嫁给十二岁的汉平帝。

两年后王莽一杯毒酒又把汉平帝送上了西天,黄皇室主光荣地加入了寡妇行列。

城破之时,黄皇室主没有和别的宫女一样乱闯乱跑,也没有象惊弓之鸟一样啼哭嚎叫,她显得极为冷静和镇定。

她身着白衣横身于王莽之前,最后只说了一句:“我有何面目再见汉家?”

然后奋身一跃自投火中,眼见得乌焦巴弓,随那祝融氏去了。

此时火势愈盛,众人闹闹嚷嚷地拥进宫去。

王宪也跟着他们进了宫。

王莽穿着礼服,衣冠整齐地走到宣室前殿,他手里拿着短刀,许多公卿、官员都跟他在一起。

王莽端端正正地坐着正位,死守着六十万斤黄金和珍宝。

他自己安慰自己说:“天理在我这儿,汉兵能把我怎么样?”

别人可不像他那么镇静,有的叹气,有的流泪。

多年以前,他的目光紧紧盯着这座象征最高权力的殿堂,步步为营朝着目标迈进,最后通过自己的政治智慧,以及别人无法企及的忍辱负重,实现了鲤鱼跳龙门,创建了自己的王朝。

转瞬间起点就变成了终点。

这就是他的宿命。

转眼间又过了一夜,乱兵愈逼愈近,群臣仓皇趋进,劝王莽避入渐台。

王莽已二日不食,头眩目晕,一时不能起行,由群臣扶掖出殿,南下阁道,西出白虎门,门外已有轻车待着,王莽登车前行,少顷便到渐台。

渐台筑在池中,上架桥梁,四面皆水,群臣以为有水可阻,因此劝王莽到此暂避。

王莽下车后过桥登台,从官尚有千余人。

王邑日夜战守,累得人困马乏,返奔入宫寻找王莽,不见形影。

展转至渐台,途中遇见儿子王睦,脱去衣冠意欲逃生,王邑怒叱道:“我为大司马,汝为侍中,应该为主死节,为何逃去?”

王睦不得已退至台下,王邑亦随入,父子共替王莽固守。

以死尽忠,王邑代表了新朝的骨节。

这时乱兵已杀入殿中,狂呼狂叫道:“反贼王莽何在?”

适有宫女出室颤声道:“已往渐台。”

大众赶至台前,望见桥梁已断,一时不能进去,乃将渐台围住,用箭乱射。

台上众官亦命弓弩手还射。

只见两边箭如飞蝗,射了半日,两边箭都射尽,各用短兵接战。

又战了许久,天色已晚,王邑、王巡诸人战死。

众兵一拥上台杀死王揖、赵博诸人,可是却不见王莽。

校尉公宾四处寻觅,忽见商人杜吴手中携着王莽所佩天子玺绶,公宾问道:“王莽安在?”

杜吴道:“被我杀死了。”

公宾依言往寻,果见王莽死在室中。

公宾见王莽已死,即拔刀将他首级割下,持向校尉王宪处报功。

却说王宪拥兵入宫,官吏都已逃散,只有一班妇女无从趋避,抖得象杀鸡似的。

王宪见妇女们多有姿色,便令众兵出外驻扎,王宪自己却住下东宫,到了夜间就去传召一班美女侑酒侍寝。

王莽继后史氏贪生怕死,也出见王宪供他糟蹋。

王宪又向杜吴处取得天子玺绶,然后穿上王莽穿过的龙袍,戴上王莽戴过的冠冕,出警入跸,居然做起皇帝来了。

不久李松、邓晔自华阴领兵前来,将军赵萌、申屠建也率队而至。

诸将既到,他们听说玉玺在王宪那儿,就向他要,可是王宪不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