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Cambrian)资料zt(2/2)
此后,有关地质院校,如北京地质学院等,以及山东省地质局等单位,先后对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作过大量的野外观察、剖面测制、室内鉴定和专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实际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补充和完善了该剖面的基础资料,进一步提高了该剖面的研究水平。
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把寒武系划分为下、中、上统的7个地层单位,即下统的馒头组,中统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统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
现从老到新简述如下: 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
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
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
厚度119米。
毛庄组主要由紫色云母质页岩和灰岩组成。
含三叶虫、腕足类及藻类化石。
厚度39米。
徐庄组主要由紫灰色页岩和鲕状灰岩组成,其中下部的灰岩及灰质粉砂岩中常具斜层理或交错层理。
含有徐庄虫等三叶虫化石及腕足类化石。
厚度73米。
张夏组主要由鲕状灰岩和藻类灰岩组成,中夹杂色页岩。
含德氏虫等三叶虫化石。
厚度198米。
崮山组主要由竹叶状灰岩、疙瘩状灰岩和黄绿色页岩组成。
含蝴蝶虫、蝙蝠虫等三叶虫化石。
厚度51米。
长山组主要由迭层石灰岩、具红色氧化圈竹叶状灰岩、紫色页岩组成。
含有庄氐虫、蒿里山虫等三叶虫化石。
厚度70米。
凤山组主要由泥质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组成。
含济南虫、方头虫等三叶虫化石,以及海百合茎和腕足类化石。
厚度130米。
张夏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剖面,分别位于张夏和崮山一带的馒头山、虎头崖、黄草顶、唐王寨、范庄等地。
其中的馒头山是徐庄组、毛庄组、馒头组的剖面,虎头崖~黄草顶是张夏组的剖面,唐王寨是崮山组、长山组的剖面,范庄是凤山组的剖面。
馒头山位于张夏镇南2公里,104国道的西侧。
因其状如馒头而得名。
山的北麓有两个名为徐庄和毛庄的小村子。
它是张夏寒武纪标准地层剖面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的建组和命保所在地。
张夏寒武纪地层剖面,在泰山主峰之北,位于泰安和济南之间交通干线的两侧,交通方便,而且构造简单,出露完全,十分有利于现场观察和研究。
它是我国地层和古生物研究历史最长、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层剖面之一,在我国地质学史上zhan有很重要地位。
1959全国地层会议后,被正式确定为我国北方寒武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在我国不同地区寒武纪地层对比和国际寒武纪地层对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寒武纪古生物种属(蒿里山虫Kaolizhania、中华莱德利基虫RedichiaChinensis、馒头褶颊虫Ptychopariamantoensis、山东虫Shantungia、孙氏盾虫Sunasp-isLavevis)命名地或模式标本的原产地。
因此,这个标准地层剖面,在国内外十分闻名,长期以来有许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不断来此参观考察,同时也成为我国大专院校地学的重要实习基地,无论在地质科学方面,还是在生产实践以及地质教育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