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6章粉饰太平,提振士气(2/2)

“我家那位只是陪衬,主要是郭三小姐在主导这场评审。”

曹砚秋夫人解释道。

自从上次望春阁事件之后,曹砚秋被曹其昌一顿训斥,并约法三章,不准他再在京师大张旗鼓,招摇过市。

所以,京师文人诗歌会推举郭三小姐出面组阁,因为她是未来的太子妃,人品和号召力没得说。

郭秀娘呢,她本来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因为在仲秋前夜,得到皇太子的承诺,所以,这次重阳节诗歌赛组阁,她并没有推辞,还力邀曹三公子一起参与。

这种离奇行为,外人看不懂,恐怕只有太子爷能懂。

见萧玉茹提到郭三小姐,曹飞燕和曹飞兰两人的表情,出奇的一致。

都是黯然失色。

湖面的中心地带,除了皇后娘娘这艘画舫,还有几艘巨型画舫,非常的华贵气派。

里面坐着的大都是京城内身份高贵之人。

当然,多以年轻人为主,上了年纪的大臣,像曹其昌之流,都在府上走动,相互拜访。

元智一身蟒袍玉带的太子常服,坐在巨型画舫的楼阁内,品茶聊天。

他周围一群足有三十余人,大家坐而论道,谈古论今,吟诗作词。

这里面除了他的亲信大臣,如徐辛春,史申义,魏长进,还有新面孔的马飞海,苏哲思等大员。

孔学思这样的大儒学者,三省六部院寺的三品以上官员,瀚林院学士等,自然也在。

在这里,元智放得很开,他积极参与谈古论今,吟诗等活动。

这些内容,当然是他从后世“抄袭”

来的。

像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诗词名家,有关重阳节的佳作,元智信手拈来,博得满堂喝彩。

太子为什么热衷于抛头露面,支持民间庆典活动呢?

自有他的想法。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