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共富贵(2/2)
“陛下看中了哪些地方?”
蔡承问道。
“其一,吴兴、义兴二郡交界处有山墟名‘顾渚’,置‘顾渚苑’。
此为长城钱氏故地,钱凤死后,庄客多为沈氏吞并,你遣人去问沈氏要地、要人。
此苑无需大,周回数十里即可,置园户一千。”
“此苑以何为生计?”
“茶。”
蔡承不再问,应了声是。
“其二,金城拿下来,置‘蒲洲苑’,以琅琊国旧民为园户,再搜罗一些散落的豪族僮仆,将园户扩至三千。
此苑但以种植稻麦为业。”
“其三,会稽郡拿下后,朕欲置‘剡溪苑’。
此地所产藤葛似不一样,质地上佳,适合造纸。
战后可圈占一处,置园户两千。”
“其四,你再遣人多加查访,置一苑囿,主要种植蕉葛织布。
葛有多种,蕉葛似乎上佳,朕实爱之,北地亦能行销,你多多留意。”
“臣遵旨。”
蔡承应道。
打下江南后置四个苑囿,其中三个分别产茶、蕉葛、藤纸,这是为了货殖赚钱。
蒲洲津大抵是为了插足建邺,同时此地乃伐吴重要战场,具有一定的意义。
这四个苑囿建立起来后,少府手头便有十三苑了。
此为皇室私产,放眼整个天下,邵氏也算是最大的庄园主了。
而且,这还只是扬州,江州呢?
说不定也要置苑囿。
蔡承已经在下意识思考将来怎么管理了。
“卿不去江南置庄园么?”
谈完正事,邵勋笑问道。
“臣还没来得及思虑此事。”
蔡承回道。
“司马晞(武陵王)在江乘有庄园,还不错,朕做主给你了。
你可遣一二子南下,速速接手。
若无得力人才,朕让丹阳郡帮着照拂一下,走上正轨后再给你。”
邵勋说道。
“谢陛下恩赏。”
蔡承感激涕零道。
他这种起于微末的人最苦恼之事就是没有足够的打理家业的人才,且北地度田甚严,他也没置多少财产。
说难听点,他便是南下抢得一块肥地,都没法有效利用起来。
这就是新贵的不足之处,底蕴太差。
天子显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贴心地为他们这帮开国老兄弟们扫除后顾之忧,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枉这么多年的尽心尽力啊。
“好了,无需如此作态。”
邵勋笑道:“朕说过一定会共富贵,下去吧。”
“是。”
蔡承再拜,徐徐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