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你好香啊~(求月票)(3/3)
????”
> “Ndiyakwenzani.”
> “Sipolile kuleli xesha.”
> “Bikuwa hapa.”
话音落下,铜铃忽然自燃,火焰呈幽蓝色,却不灼手。
铃身在火中缓缓升空,化作一片片发光的蓝叶,随风飘散,如同星辰坠入人间。
同一秒,全球三百二十七个节点同时检测到一股强大而温和的能量脉冲。
所有正在播放春分旋律的设备自动加速至第十二分钟结尾,随即陷入短暂静默。
紧接着,一段全新的旋律响起??
比以往更加丰富,加入了人声哼唱、自然风声、孩童笑声、海浪拍岸声,甚至还有心跳的节奏。
人们纷纷抬头,无论身处何地。
在东京地铁,“沉默十分钟”
活动参与者集体睁开眼,彼此相视而笑; 在纽约“匿名心墙”
前,一个男人撕下自己写满怨恨的纸条,换上一句“我想重新认识你”
; 在北极科考站,队员们放下仪器,手拉着手,在极夜里合唱一首谁也没听过的歌; 在青海湖,“无声之家”
的孩子们第一次齐声喊出:“我们在这里!”
而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暴风雪骤然停歇。
云层裂开,阳光倾泻而下,照亮一座隐秘山谷。
谷中矗立着一棵巨大的树,枝干如青铜铸就,叶片全为幽蓝,随风轻颤,发出细微铃响。
树根处,一块石碑静静伫立,上面刻着一行字: > “从此,无人孤单。”
没有人亲眼见证这一幕。
但自那夜起,每年春分,除了原有的旋律,总会多出一段未知来源的副歌。
音乐学家分析发现,这段旋律的波形,竟与林婉脑电图最后记录的数据完全吻合。
许多年后,那位成为心理治疗师的女孩,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被问及:“你觉得‘静流’运动真正的起点是什么?”
她想了想,说:“不是某一场演讲,不是某一次觉醒,也不是林婉的消失。
它的起点,是**一个人决定不再假装坚强的那个瞬间**。”
台下沉默良久,有人流泪,有人握紧了身边人的手。
会议结束当晚,她回到酒店房间,发现床头放着一枚小小的铜铃,下面压着一张纸条: > “谢谢你成为第一个听众。”
> > ??
轮回中的某一位 她拿起铜铃,轻轻一摇。
窗外,第一百零四个地方,琴键落下。
旋律响起。
无人演奏。
却人人可闻。
风穿过城市,掠过山川,拂过海洋,带着千万句未曾说出的话,终于找到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