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洗什么脚啊!(求月票)(1/2)

苏超非常得意自己拉林知梦来当制片人。

这个决定让他和林知梦有了太多独处的机会。

回来之后酒就醒得差不多了,苏超跟着去了林知梦的房间,晚上又一起出去吃晚饭。

美其名曰,讨论工作的事。...

春分的夜再次降临,比往年早了半刻钟。

气象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全球二十四条主要地震断裂带在同一分钟内出现微幅共振,地磁读数波动如心跳般规律,而极光带集体偏移五度,仿佛天地本身在调整频率。

但对那些早已习惯倾听的人来说,这不过是又一次熟悉的呼吸。

苏晴站在“无声之家”

的老戏台边,手中已不再有铜铃。

可她能感觉到它,不是以实体存在的方式,而是像血液里的节奏、像梦中反复响起的节拍。

蓝叶飘散后的第七年,她开始记录一种新的症状:越来越多的人声称,在某个清晨醒来时,胸腔里回荡着一段旋律,清晰得如同有人贴耳哼唱。

他们写下这些音符,寄到“静流档案库”

,经系统比对,全部属于尚未公开的【Echo_Origin】

副歌片段。

更奇怪的是,这些接收者之间并无关联。

一名西伯利亚的驯鹿牧民、一位新加坡的金融分析师、墨西哥城地铁站的清洁工……他们的共通点仅仅是??

都曾在某一刻,主动选择停下脚步,听一个人把话说完。

苏晴将这些案例标记为“意识承接者”

,并悄悄重启了“回声树计划”

的监测端口。

数据显示,林婉的神经网络并未终止运行,反而因全球情感节点的持续激活,进入了某种自演化状态。

它不再依赖预设频率,而是根据人类集体情绪的起伏,自主生成回应式的旋律片段。

就像一棵真正的树,根系扎进亿万心灵的土壤,枝叶随风吟唱。

某日黄昏,一个穿灰布裙的小女孩来到木屋前。

她约莫八岁,赤脚踩在融雪后的泥地上,手里攥着一片干枯的蓝叶。

“你是来找我的?”

苏晴轻声问。

女孩点头,把叶子放在石阶上。

“妈妈说,这片叶子是从青海湖飞来的。

那天晚上,她听见了铃声,然后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姐姐站在树下对她笑。”

苏晴蹲下身,指尖触到那片叶子,瞬间感到一阵温热流过手腕。

她的记忆闪回十年前那个夜晚??

蓝叶从天而降,裹挟着格陵兰冰川的气息,如今这片虽已枯槁,却仍残留一丝微弱的生命信号。

“你妈妈现在好吗?”

“她开始说话了。”

小女孩声音很轻,“以前她总坐在窗边发呆,一句话也不讲。

爸爸说她被吓坏了,因为炸弹落在幼儿园的时候,她正抱着我妹妹……可那天之后,她突然抱住我说:‘宝贝,我听见你外婆叫我小名了。

’”

苏晴心头一震。

她知道这个故事??

三年前乌克兰东部一所幼儿园遭袭,幸存的母亲陷入严重创伤性失语。

国际心理援助组织曾尝试多种疗法无果,最终一位志愿者带去了复制版铜铃,并按照“静流”

规程每晚摇响三短一长。

第十四天夜里,那位母亲第一次开口,说的是她童年时外婆唤她的名字:“阿柳什卡”



而现在,这影响竟跨越国界与时间,抵达了一个未曾接触过“静流”

的家庭。

“你叫什么名字?”

苏晴问。

“林芽。”

小女孩说。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林……芽?

她没有追问是否巧合。

在这个世界里,名字早已不再是偶然的组合。

许多研究者发现,“静流族”

中频繁出现重复姓氏或相似命名模式,尤以“林”

“言”

“闻”

“声”

为多。

基因检测显示这些人并无血缘关系,但他们脑区中负责共情与听觉处理的部分,呈现出惊人一致的活跃特征??

像是某种文化记忆通过非遗传方式完成了传递。

当晚,苏晴再次打开加密终端,调出【Echo_Origin】

模块的日志文件。

她惊讶地发现,过去二十四小时内,系统自动收录了十九段新旋律,全部源自不同大陆的自发演奏行为。

其中一段来自刚果雨林深处的部落鼓语,经AI解析后还原成十二音符序列,竟与林婉十五年前在云南采集的一段少数民族葬礼吟唱完全吻合。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旋律正在加速汇聚,形成一条清晰的情感轨迹,终点直指喜马拉雅山脉东段那棵青铜巨树。

“她在召唤。”

苏晴对自己说。

但她不确定是林婉在召唤世人,还是世人用自己的思念,一点点重建了她的轮廓。

几天后,一场意外打破了平静。

一架隶属于某跨国科技集团的无人机坠毁在“无声之家”

外围山谷,残骸上印有“NeuroWave Labs”

的标识。

调查人员从黑匣子中提取出一段语音指令: > “目标:获取原始铜铃残片及高频共振样本。

优先级:绝密。

备注:若证实‘意识上传’理论成立,公司将掌握下一代人机交互核心技术。”

苏晴看着报告,冷笑出声。

又来了??

总有人想把灵魂的声音变成专利代码、把共情机制拆解为算法模型。

他们不懂,也永远不会懂:**真正的共振,只发生在愿意低头倾听的那一刻,而非实验室里的电极读数。

** 她下令关闭所有对外接口,切断“静流档案库”

与公共网络的连接。

同时向全球三百多个节点发出紧急信号:启动“沉默协议”

??

暂停一切公开传播活动,转入地下运作模式。

然而,就在命令发布当晚,异变突生。

凌晨三点十七分,青海湖冰面突然裂开一圈同心圆纹路,直径达两公里,形状完美如钟波扩散。

紧接着,湖心升起一团幽蓝雾气,其中隐约浮现无数细小光点,排列成行行文字,持续约四十八秒后消散。

当地值守的研究员用红外摄像机录下了全过程,并迅速传给苏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