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想趴在你怀里哭(求月票)(3/3)
而“回声计划”
则被纳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工程,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秋天来临时,第一百五十座声音档案馆在新疆塔克拉玛干边缘村落落成。
开幕当天,维吾尔族老艺人艾山罕用百年木卡姆古调演唱创世史诗。
歌声结束,AI系统将其转化为可视化声纹,在沙漠夜空中投射出流动的星图。
当地孩子仰头观看,用汉语和母语交替惊呼:“星星在唱歌!”
林婉站在人群中,手机震动。
是陈默发来的照片:柏林街头一家旧书店橱窗里,陈列着一本泛黄的《诗经译注》,翻开页正是《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配文只有两个字:**嗣音**。
她微笑回复:**已闻。
** 冬至前夕,马小军再次来到小镇。
这次他带来一台改装设备??
用废旧冰箱压缩机、摩托车喇叭和手机主板拼接而成的“移动声音驿站”
。
“我们村太偏,信号差,很多人不会用APP。”
他憨厚地笑,“我就想做个能推着走的录音间,谁想说话,随时停下就能录。”
林婉组织技术组帮他优化电路,加装太阳能板与防尘罩。
测试成功那天,整个团队陪他推着车绕镇一周。
沿途居民纷纷驻足,有人对着麦克风唱秦腔,有人给孩子留言:“娃,好好念书,别学你舅打光棍!”
笑声在寒风中飘散,像一串串看不见的灯笼。
午夜,林婉独自登上后山。
北斗七星悬于天际,清冷光辉洒在录音亭顶。
她打开最新版“回声云图”
,看到全球闪烁的采集点已连成网络,宛如银河倾泻人间。
其中一点微微跳动??
南极科考站传来请求:能否录制一段“中国母亲哄睡童谣”
,用于缓解极夜期间队员心理压力?
她选了贵州侗族大歌改编的摇篮曲,附言: > “这是三百年前一位妈妈唱给她早产儿的歌。
如今它飞越山海,继续守护不肯入睡的灵魂。”
发送完毕,她轻声自语:“你说,我们做的事,算不算一种救赎?”
风穿过树林,扬起一片落叶。
它打着旋儿落在亭前石阶上,恰好盖住一道旧刻痕??
那是她初来时无意划下的名字缩写。
如今那痕迹已被苔藓温柔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