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倒卖物资赈灾毕的方向。(1/2)
第435章 倒卖物资,赈灾毕!新的方向。
李辉有些莫名的感觉到自己疏漏了什么,但是在他的监督下,这些衣服,又确实是足额的发了下来。
而且现在有百姓信赖的皇家陆军在,这群家丁也不可能威胁百姓要回去,否则现场百姓就得闹起来。
“麻烦诸位兄弟,咱们再去镇国将军负责的那边看看,这边的情况,本官觉得基本没问题。”
“李县丞您说可以就行,那我把这片区域核销了。”
手中拿着一个账本的皇家陆军点头,给这十五里所属的村子划上勾,一队人重新出发,离开这个村子。
等他们前脚刚走,顿时村里的里长就拿着小锣,开始敲了起来,城中士绅的家丁站在他旁边。
等所有人都在刚才发棉衣的地方集聚后,里长清了清嗓子,手中拿着一件棉衣。
“都听着啊,这次陛下发放的棉衣,每家都有两件,这两件穿着多浪费啊?你们自己不是也有衣服吗?
又不是城里那些娇贵的老爷,大家也用不上这棉衣,何不如,把这刚发的棉衣,拿来换钱呢?
“下官希望知县可以配合下官,对城中士绅进行最后劝诫,任何人,敢于购买百姓手中的棉衣棉被的,一律以贪污论处。”
“陛下给每个人都发了棉衣,你们自己问问自己,你们还羡慕别人过年都是新棉衣,自己是破棉烂布传了几十年的麻布衣服吗?
你们每个人都有棉衣了,连城里有钱人陛下都没漏下,今年冬天,可是全没人买棉衣了,这些棉花,咱们县,甚至整个大明的布商高价收来有啥用?
“还是要银子实惠!而且棉衣在皇家商号贵,在木家也才一两银子一件,要是陛下给咱们发两千块军券,啧啧啧,咱们可以……”
“呸!一两银子你就把陛下给你得衣服卖了?老子看多大的碗都喂不熟你这个白眼狼!”
为了防止出现棉衣刚发下去就被收买,然后百姓说没发到手上的坑爹情况,冷新科给各家士绅商贾交代的是,这两天风头过了,才能收购棉衣。
咱们祖辈走出去的王举人,就有兴趣和大家做这个交易,我呢,也想好了,答应了他们做个保人,你们看,你们愿不愿意过几天,把衣服卖给他们?”
“没错没错!哪里有人扔棉衣?老子去捡!!”
“我耳背,说的是不是二两一件,那我两件都卖了好了?”
叽叽喳喳的声音中,有百姓贪心不足,也有百姓心怀感恩,人间百态流转。
李辉有些无言以对,这些百姓这么干,他也不能以不敬陛下的罪名把他们都抓起来。
当然,各家也是为了利益,共同商定了价格,还有各自的收买区域,将这一个县城的资源,吃的死死的,一点也不给外面漏。
本官还要带你去和那些士绅聊聊呢。”
“二钱一件棉衣,一钱一件棉被!!!”
“你们这是对陛下的不敬!陛下的衣服你们说卖就卖,你们何曾对陛下有过感恩?”
“罢了,本官只能尽力,若是他们不愿意,大明没有律法,说不允许购买灾民手中的物资。”
家丁的话术中带着一定的道理和欺骗性,这让见识的不多的百姓们也开始产生了认同感。
“你放屁!你要是扔了,老子肯定要!”
除了那些家中有孩子的,他们需要准备嫁妆,婚被这些,那肯定也是需要棉花的,卖了又买是最亏的。
看着这个动向,里长和家丁都有些满意的露出笑容,不怕你想要钱,就怕你真的爱皇帝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既然都是陛下发给他们的,那他们就有权利决定售卖啊?为什么不能卖?
诚然,每个村子都有棉衣的情况下,他们心中也是有数,这个棉衣就没人会想在花钱再买了,反而是很多人想卖,因为百姓穷惯了。
“罢了,你们记住陛下之好就行了,我们回去!”
“嗯……”
告诉你们,各商号当铺,都已经不收棉花了,你们不信可以自己去试试,但凡城里谁收你们散卖的棉衣,我把我屁股给你们踢。
“多谢冷知县了,我这就去城南那些村子看看,准备让皇家陆军的兄弟给内阁发信,确保消息明天第一时间送到陛下手中。”
冷新科很想好好嘲讽一下这个脑子不正常的年轻人,可又害怕他直接走皇家陆军的渠道,把他给举报了,只能顺着来说两句。
面对这种情况,李辉心中逐渐开始有了怒火,好在百姓的行为让他感觉欣慰,大部分百姓都坚定的说不卖。
“哎呀!小李回来了啊,怎么样?今天分发的情况各村都送到了吧?本官派去城南的人倒是还没回来,你就先回来了。”
“李县丞,你还是太年轻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本官可以完成陛下交代的分发物资任务,确保每个百姓都领到他们应得的衣物。
以冷新科的名声,能够主动不打赈灾物资的主意,那是太阳打西边就来了。
而且这个棉衣,又不是每个人都想卖,如果价格正常还好说,你这给二钱银子,等于是在把他们当穷疯了糊弄啊。
“才?”
“舅姥爷,这棉衣皇家商号可是卖一千块的啊,足足五两银子。
“对啊!虽然不如皇家商号的那个看着好,没有毛毛领,可这也是陛下给我的心意。”
县衙,听着衙役快步过来禀报,李辉从城北回来,没有乱跑而是来找自己的冷新科松了一口气。
“啊?也好,有知县您组织,他们肯定都能到,下官好给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若是有人不识大体,也别怪下官上报了。”
“说啥笑话呢?王二麻子,你是觉得你家老爷是个举人,就了不起了是吧?二钱银子,一件棉衣两斗米,你也开的出口?”
另一边,李辉已经连续视察了几个村子,和百姓们进行闲聊,总算是查明白了怎么回事。
“然后呢?李辉啊,你知道这次赈灾有六百余县吗?你知道这六百余县有多少人会倒卖倒买吗?”
“就是,我们自己卖给当铺就行了。”
“小子,加点?一两银子也行啊?我给你一件。”
家丁得话说完,顿时气氛就安静了下来,一群村民就像没听清一样,看着正在空地中央的家丁。
他王举人还咱们王家村祖辈出去的呢,就出这个钱?木家洪家收的也不低,当铺都不止这价,不干不干。”
至于每家每户的挨家查是不是足额,他没那个本事,但这已经足够了,所以他带着对百姓收买棉衣的事,快马回到县城。
“啥!????”
“啊呸!什么叫陛下不知道?你忘了咱们村隔几年就要冻死一个人啊?发钱,发钱给你让你去买五两一件的棉衣?”
“是二钱!!”
“诶!小李,城南本官已经安排了人了,不用去,而且天这么晚了,他们也该回来了。
但。陛下没有说不许百姓售卖这些衣物,也没说收买违矩,你让本官如何配合?
应急反应部初创,想做出点成绩,本官可以理解,可你也是咱们县的实习县丞啊,你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系?”
“你们这是强词夺理!!”
“卖是可以卖,其实二叔说的也对,咱们完全不需要的,陛下他不知道咱们其实更需要钱。”
只是,这群士绅商贾低估了百姓们现在对崇祯的感念,以及二钱银子在崇祯十四年,这大灾之年的微弱购买能力,已经不足以让百姓卖掉暖和的棉衣。
“好了,诸位,都听我说说这个价格,我们老爷出价,一件棉衣二钱银子,一床棉被棉花不多,就一钱银子的价格。
所以愿意的,过来登记过两日领钱,不愿意的,都滚蛋,看别人拿钱。”
“那又怎么了?我留一件不是也在念着陛下吗?”
百多号人,顿时全部都沸腾了起来,倒不是因为他们都想拿钱的原因,实在是这个价格太低了,低到他们自己感觉血亏。
争吵声中,家丁还是接到了几个准备出售的订单,只是心情很不好,因为这才确定了几个,他的提成少不说,还得被举人扣钱。
李辉说到这,自己都感觉有些恶心了,他可是知道,冷新科之所以能够老实劝阻,还是为了他自己的人头。
“啥玩意?他说一件棉衣多少?”
这是我们老爷,感念大家平常不只是缺衣服,还缺钱,就想着花点钱,给大家贴补家用。
冷新科嘴角上扬点头,他倒要看看,那群人会怎么洗刷这个年轻的小白纸,在京师读书读的脑子都坏了?
摇摇头,李辉离开去准备,冷新科也开始安排人尽快弥补,而永和,也成了整个大明的一个缩影。
“嘿!我说你们不要不知好歹啊,还你们自己去卖棉花,还皇家商号的棉衣一千块一件,值五两?
你们看看,你们发的和皇家商号的是一样的吗?别人的是带毛毛,还带了铜扣子的,那扣子全摘了都值一钱银子了。
“二钱一斤?那倒是比商号收的还高,真……”
家丁知道自己这随口一说没说对,赶紧转移。
什么皇帝的恩情,相比于衣服,百姓还是更希望把银子拿到手里,这样第二年才能有更多的打算,他也理解。
“不太好吧?”
“滚吧,老子不卖了,留着自己穿,这好歹是陛下给我的。”
“只是,下官有一事想要你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