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34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2)

第434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崇祯宣布完对胡慵赖的处理结果后,在百姓们连连回头的目光中,站在原地挥手,目送着百姓们走远。

跟在崇祯身后的孙传庭,这会目光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复杂,被填充了草根树叶的棉衣一直在漏风,他已经有些冷了。

“伯雅,还是尽快让皇家陆军和朔州的应急反应部的官员进行交接,我记得各地应急反应部的官员,基本都是实习官员在担任吧?”

“是的,陛下放心,臣会给方尚书联系,通知正在朔州的实习县丞,立刻快马赶往山阴,接收物资和人员,进行后续安排。”

“嗯,你有数就好,王伴伴。”

崇祯背过手,走向身后的一个平地前,两名跟随他们乘坐直升机的警卫,正在布置着醒目的标志等待后方的直升机过来。

王承恩听着呼唤。赶紧应了一声。

“给孙爱卿把棉衣换回来,再准备姜汤,给孙爱卿去去寒。”

“臣领旨。”

可陛下最信任的皇家陆军居然没有出面,反而是让他安排在咱们县的这小年轻,还有那个没怎么成立的应急反应部方尚书主持,你猜为什么?”

还有,你那边棉衣既然都已经扣了,那就算了,你留一成,剩下的放仓库里,本官要预防有人问起好说这是下面人疏忽,没有送过去。”

“你嫌少?”

孙传庭脸上露出庆幸,赶紧向崇祯的背影一揖,崇祯既然罚了他,就说明这事过去了。

陛下有旨,非官员贪污五百两者,抄家,三千两者,诛三族,将所有财产上交户部。”

“你踏马!”

近六百个县,数十万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驴,马,牛,人不尽其数,都在各自县城区域,准时的拉着自己村子的物资开始出发。

轰隆隆!

一道闪电如同劈中了主簿的天灵盖,主簿一脸震惊的看向冷新科,不明所以。

“嗯?李县丞,怎么了?”

“啧,六百两,大明的官员,哪个没有这个数的?那群阁老各个家财万贯的。

“你当真这么安排的?”

主簿听着冷新科的话,顿时一个寒战起来,木家算是最老实的一家了,平常经营布庄,该给他的孝敬也一点不会少。

这个数目,冷新科想想都感觉浑身一抖,他昨天给每个给他送了钱的人都交代了,可没想到,唯独漏了主簿。

主簿奇怪的问道,就看着县丞面上笑眯眯的表情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味道。

木家收了七十多石棉花走,主簿留了两个区域的物资,应该足足有两万件各类物资,啧。

主簿没了刚才的不在乎,脸色有些难看,望向冷新科,这让冷新科不禁心头一突。

“县丞大人,别寻摸啦!我们数过了,数是够的,没问题!”

“啊?大人,只留一成?”

“没,没多少……没多少……”

“李辉……李辉……大人?您认真的?”

“就是因为他太听话了,所以,咱们才知根知底,立刻安排人去,只要李辉和皇家陆军发现问题,就行动。

而这一天,也是整个明朝北方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各个村子的百姓在寒风中激动的等待在村口,等着自己村被选上去拉棉衣的人,将陛下发放的棉衣拉回来。

所以这会这群实习官员,同样在努力的跟着一线的赈灾队伍前行,这也是他们要在一线进行监督发放,确保棉衣都会发放到百姓手中。

冷新科一脚踹在主簿身上,主簿疼得弓身在地上颤抖,但还是苦苦求饶。

因为百姓一年到头其实并没有多少收入,种地种一年,留下吃食,能存个二两银子已经顶天了。

此时的永和县低矮的城头上,冷新科穿着皮草衣服,和主簿一块看着远远已经消失的物资运送队伍。

“嘶……大人,木家这么多年对咱们……”

十多分钟后,螺旋桨的声音传来,崇祯的红色消防喷漆直二零从远处飞来,在空中盘旋后,降落在地上,接上了崇祯和孙传庭,向大同府赶去。

连着几个队伍的查看情况,让李辉挠了挠脑仁,他有些搞不懂,这不对啊?怎么会这样?怎么没人贪污?

冷新科将踩在主簿身上的脚拿开,恢复了平静问道,还好,还好主簿不算太傻,知道安排,现在就得防着李辉了。

“对啊对啊!你看这粮食,和当初皇家陆军赈灾的一模一样,好的很啊!

山西永和县,整个县城按照冷新科的规划,一共分出了八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个百人负责的样子,基本保持了每只队伍负责八千套东西。

“若是物资有不明去向的,五百两同罪,若是贪污六百两,剥皮填草。”

昨天物资到达的时候,冷新科没有按照之前的计划,直接让各家负责人将物资拉走,而是让各家到府里谈话,严格劝诫一番,甚至退了部分已经拿到手的银子。

他是知道崇祯的赈灾杀人指标的,这事他只给知县说过,知县是怎么说服这群商贾的?

想到头天晚上的宴席,李辉有了些头绪,看来昨晚知县的劝诫效果不错。

你觉得,李辉他是和你一路的,还是和皇帝一路的?只要他在,你动手试试。”

下官给您的两千两银子,不就是说好了要两个区域的吗?

木家布庄的掌柜已经连夜将剩下的那一半物资,都给换了棉花走,现在棉花应该都在他们布庄,一百二十多石。”

“大人,您放心,这长途赶路,冻死一两个人事很正常的,下官保证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当然,只要胆子大,再严的法令也会有人干,就像现在这样,办法总比困难多。

那群商人有自己的警告和新计策,应该会老实,而且就算他们真的动了赈灾物资,那也和自己无关。

冷新科急了,直接抓着主簿的胡子,嘶吼道,他可是真的怕啊,他的恩师和李辉同时强调的事,十成十是真的。

被冷新科排挤的实习县丞李辉,这会已经是奉命监督运送物资,正和出城队伍一块行进着。

这些物资在他们眼中,送到了百姓手中,看着百姓们对于朝廷,对于崇祯感恩戴德,李辉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这就是他追随的明君,一个四书五经中才会出现的,爱民如子的明君。

怎么样?您不是也给他们说了,只要给百姓说衣服先别穿,等几天买就行了吗?下官不过是提前一点罢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啊,他要早知道这次这么严,说什么也不会让木家偷换棉花走。

“哎呀,李县丞大人,您这寻摸来寻摸去的,嘎哈呀?”

一百二十石啊,南边木家负责的两个区域,换了棉花的棉衣至少占了三成,这个比例,李辉和皇家陆军绝对能看出来,等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是他们面对疾风的时候……

可这主簿要是动了手脚,那问题就严重了,这是御下不严,甚至可以视为同流合污。

冷新科眼神微眯,这主簿是和他待久了,忘了大小王了?自己一个知县,他个不入流主簿,居然还要讨价还价?

“大人,您为什么一定要士绅们不准偷换,而是让他们找百姓买?

咱们直接留下那些衣服,给那群泥腿子随便拿点钱,再发个破衣服意思意思不就行了?”

出县的路不多,所以各村队伍先后出行后,李辉开始执行他的本职工作,在各车队之间徘徊,查看情况。

大人,下官只是想着,若是发到那群泥腿子手上再买,一件棉衣没个一两银子那些泥腿子肯定不会卖的?

下官都已经跟木家的人说好了,等送到各村后,他们会每家给一钱银子,还给族老里长每人十两银子。

这次赈灾有一个非常大的漏洞,那就是这些物资就算官员不贪,最终留在百姓手上的,也会十不存一。

主簿有些无以言说,崇祯的这个安排,在他们看来吧,有些天真,这么多官员,真要是五百两杀,杀得过来?

“本官也不相信的,可本官恩师已经说了,这次陛下非常重视,若是不听,真会死人的。

“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啊。”

“很震惊?本官远房亲戚已经托皇家商号送了电报给本官,凡是贪污赈灾物资六十两者,考核下等。”

昨夜夜间这些东西离开了县衙的目光,他感觉,这里的物资,至少也得少个一半,甚至更多。

主簿看冷新科眼神不对,脖子汗毛都竖了起来,赶紧连声说完跑路。

各县的应急反应部官员,基本都是靠着崇祯撒下去的实习官员进行监督,毕竟临时组建拉人,方岳贡有通天本领的择做不到。

“大人,下官不知道这么严重啊!大人饶命啊!

“立刻派人,沿路监视那几个皇家陆军和李辉,如果真的出现了情况……”

虽然他有贪污,可只要贪污的不是赈灾物资,上面追责起来,也不是他的问题。

哎呀,可惜我老娘死的早,家中没有五十岁以上的老人,要不然我家也能有分一包了。”

城外,监督各处的几名皇家陆军,跟在李辉身后,负责保护李辉的安全,此时他们已经确认了城北方向得物资暂时没有问题。

“你不会已经动手了吧?换了多少?怎么没给本官支应一声?

昨天本官不是让你先别动手,等过段时间赈灾风头过了,没人管了再去收吗?”

让那群泥腿子保证说领到了两件棉衣,其中一件棉衣卖给了咱们,肯定没问题的。

“冻死你个头啊!我是说,如果有情况发生,杀了木家全家,然后把亏空都放他们家头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