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历史的回响(3/3)
何雨水却立刻打断了她,像是鼓足了勇气,又带着一丝未散尽的羞愧和刚刚燃起的倔强,“我…我今天还有点作业没弄完。
您替我告诉大哥:谢谢他…对不起…还有…改天…我改天再打过来!”
她飞快的挂断了电话。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脸颊滚烫。
她知道,这一刻,她还没准备好去直接面对大哥那双洞若观火的眼睛。
她需要时间,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决心,去偿还那份迟来的理解和愧疚。
听着话筒里传出的忙音,何雨柱站在母亲身旁,看着娘欣喜的目光,刚毅的脸上神情依旧平静无波。
但他深邃的目光落在电话机上,停留了两秒。
随即,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转身准备去做自己的事情。
只是在无人注意的瞬间,他的嘴角,极其微小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如同春冰初解,很快又归于平寂。
何雨水放下电话,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和坚定。
她转过身,深吸一口气,对同样红着眼睛的王思毓说:“思毓,从明天开始一起努力吧,我们都能帮上哥的对么?”
“咦,雨水姐,你原谅大哥了?”
“我是原谅他了,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原谅我.”
何雨水明显底气不足。
“切,你以为都像你一样,大哥才没有那么小心眼呢。”
王思毓白了她一眼。
“你个死丫头”
何雨水扑了过来。
香江,街头巷尾。
丰田花冠(COROLLA)那圆润的造型、省油的宣传语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正迅速抢占着家庭用车的视线。
报纸、电台广播,处处可见其攻势。
黄河汽车总部,会议室气氛凝重。
“老板,丰田这次来势汹汹。
他们的花冠定价比我们‘启明’系列低了近一成,而且他们在九龙、港岛有几个固定的维修点,虽然旧点,但车主熟悉。”
负责销售的经理面色忧虑,“我们目前的销售点分散,维修保养还是依托合作的汽修厂,车主反馈…不够方便透明。”
何雨柱的目光扫过桌上丰田花冠的宣传册,又落回自家“启明”
系列沉稳大气的设计图。
“维修点分散?
服务跟不上?
价格硬拼?”
他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那就换个打法。”
“换打法?”
众人不解。
“建4S店。”
何雨柱吐出三个字。
“4S店?”
“对。
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位一体。”
何雨柱清晰解释,“在香江岛、九龙、新界,选交通便利、位置显眼的地方,买地或者长期租赁,建我们黄河汽车自己品牌的旗舰店。”
他环视众人。
“要求:展厅要明亮宽敞,新车擦得锃亮,价格、配置、优惠明明白白贴出来,让客户看得清楚,买得放心。
维修车间必须标准、干净、工具齐全,所有技工统一培训,持证上岗。
零配件仓库就在店里或者隔壁,保证是黄河原厂件,价格透明。
客户休息室要舒适,茶水点心备好。
客户的车在修,能看到进度,修完了有专人跟进反馈。”
“这…成本投入巨大啊老板!”
财务负责人下意识皱眉。
“成本?”
何雨柱看向他,“丰田靠低价抢市场,我们就靠服务、靠透明、靠保障!
告诉香江市民,买黄河汽车,不是一锤子买卖!
从你走进我们4S店那一刻起,到你车子开报废,黄河都管!
核心一条:所有在黄河4S店购买的新车,五年或十万公里核心部件保修!”
“五年十万公里?”
会议室响起一片抽气声。
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
普遍都是一两年。
“对,五年十万公里。
白纸黑字写进合同。”
何雨柱斩钉截铁,“告诉销售团队,把这句话给我印在脑子里,刻在舌头上!
我们的车,经得起这个承诺!
我们的服务,撑得起这个承诺!”
黄河汽车的行动力惊人。
短短数月,三家规模宏大、窗明几净的黄河汽车4S店在香江岛中环、九龙塘、新界沙田拔地而起,成为地标般的存在。
明亮的展厅里,光可鉴人的新车旁,身着统一制服的销售顾问专业而耐心。
“五年十万公里保修”
的巨大横幅和宣传语,更是如同重磅炸弹,彻底击穿了香江消费者对汽车售后服务的固有认知和担忧。
效果立竿见影。
原本被丰田低价吸引的潜在客户,纷纷走进黄河的4S店。
体验过那种看得见、摸得着、有保障的服务后,再对比丰田分散且良莠不齐的维修点,天平迅速倾斜。
“启明”
系列的销量止跌回升,并迅速反超,稳稳占据了香江家用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香江对丰田的胜利只是起点。
货船载着“启明”
、“远航”
、“奔驰”
系列轿车、“勇士”
吉普和“磐石”
轻型卡车,驶向更广阔的大洋。
然而,反馈非常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