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其实也没你说的那么好了(2/2)
只是进展很慢,难度很高。
所以我们听总工说您有相关的想法,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肯定高兴,毕竟高委员在雷达领域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际的器件,都作出了非常卓越的成就,可以说,现在那台让空军的同志爱不释手的脉冲PD雷达,就出自高委员的手。
脉冲PD的理论、地面杂波处理算法、行波管、平板缝隙天线、数字信号处理器… 正因为如此,当孟工听所总工说,高委员对SAR有兴趣的时候,真是兴奋异常。
别人感兴趣可能仅仅就是兴趣,但高委员不同,人家的兴趣是能转化为成果的,而且转化力超强。
“…所以我们很仔细的准备了现在我们的研究情况,这才过来拜访您。”
孟工这话,一方面是表示了对高振东的重视和尊重,二来,也算是对为什么这么久才来做了一个解释。
来您这儿,不做好准备,那不是太浪费了嘛。
高振东倒是没觉得他们来得太晚,这东西早几天晚几天问题不大:“这样啊,辛苦了辛苦了,让你们跑这么一趟。
介绍一下情况吧,说实话,国内现在有同志在搞合成孔径雷达,还是让我有些惊喜的。”
他是真惊喜,但他的话却让孟工他们有些扛不住。
“高委员,其实也没您说得那么好了,我们的方向是雷达成像,其实还不是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我们有想法,但是没路子…”
在高委员这里,吹牛没有任何好处,有一说一没有填零才是最好的方式,要是因为吹牛逼,高委员一句“啊,已经解决了?
那行,下一个”
,那就麻烦了。
听着他的话,高振东脑海里突然出现一个卧蚕眉的古怪小孩,扭捏着说“其实也没你说的那么好了…”
。
卧槽,怎么会想起这个,难道是因为孟工的眉毛也比较粗?
高振东连忙摇了摇脑袋,将小屁孩摇出脑海。
看来孟工还是一位很实在的人嘛,雷达成像的路子挺多的,只是在很长时间内,综合下来最实用的就是SAR,以及基于SAR搞出来的ISAR、SARISAR、InSAR等等一家子。
“那你们在这之前,方向是实孔径雷达成像?”
高振东问道。
实孔径雷达成像,简单的说,就是利用雷达的实际物理孔径成像。
“对,只是这个技术前景和效果都非常有限,搞了一段时间,完全看不到实用的可能。”
这个判断基本没问题,别说普通雷达,就连高振东穿越时雷达的明星——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实孔径成像的效果也就那么回事儿。
原因很简单,在其他条件固定的情况下,成像分辨率想要高,那就得增大天线孔径,说人话就是,天线尺寸得够大,很明显,这一物理上的要求,无疑大大的限制了实孔径雷达成像的未来。
毕竟成像雷达往往是要拖着到处跑一跑飞一飞,“大尺寸”
三个字直接就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