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323章 山上没有自己人(2/2)

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是却指向了同一个结果。

“我明白了。

组长,下命令吧!”

“向定位的区域,发射一枚电视制导炸弹!

同时不间断呼叫该区域的同志!”

平时你叫我巡逻机我不挑你的理,但是看见我翼下挂的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你该叫我什么?

先扔一枚电视制导炸弹出去再说!

图4巡逻机的翼下,一枚脑袋尖尖的炸弹向下一沉,向前飞去。

炸弹没有动力,但是低阻外形让它的飞行速度并不慢,甚至比轰炸机还略微超前那么一点点,毕竟重力势能并非不存在,飞机需要抵抗大地的引力维持飞行高度,但是对于炸弹来说,大地引力反而是加速的动力。

飞机和炸弹一高一低,一后一前的飞行着,而地面上,隐藏在高山上的敌人也在焦急的等待着车队的到来。

他们已经来踩点了很多次,基本上掌握了这条道路上的运输规律,每隔两天的大概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由4辆运输车组成的运输队会从南向北开进。

运输车队没有人护送,满打满算对方最多只有12个人,自己这边8个人,训练有素,居高临下,突然袭击,绝对能达到袭扰的目标。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这件事情还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袭扰,关键是还有见证,来自西方的见证。

这种事情,但凡涉及到雪域高原,使坏的没有别人,找约翰牛就对了。

哪怕这些人是兰利中心训练的,但是很多事情也要透过约翰牛的人来负责落实。

而这一次,和他们一起的有3名来自约翰牛的“记者”



有的记者是真的付出一切乃至生命去调查真相,揭露罪恶。

而有的嘛,说一声助纣为虐也并不为过。

这3名“记者”

,扮演的就是后面一种角色。

他们此时踌躇满志,满心欢喜的等待着车队的到来,今天来得比往常要稍晚一些,但是他们并不着急,这条路并不好走,早一点晚一点都并不奇怪。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车队没来,别的先来了。

空中传来一阵奇怪的尖啸声,他们从来没有听见过。

这很正常,但凡是敌人,听过这个声音的大概都非死即残。

就在他们听到这阵声音之前一点点时间,图4巡逻机上,通信员终于叫通了地上的同志。

炸弹比飞机飞得快一些,但是不太多,炸弹即将凌空,意味着飞机也不太远了。

此时,同志们还没赶到计划中的下车点,没来得及下车,电台里传来了一阵逐渐清晰的声音。

“高原运输团X连X排X班,斑头雁03呼叫,斑头雁03呼叫。”

斑头雁,能飞过世界最高峰的鸟,被同志作为巡逻机的呼号。

汽车班长神色一喜,抓起话筒:“X班收到。”

现在炸弹已经飞到了定位区域,太过复杂的沟通已经来不及了,斑头雁03问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部是否均在当前信号发射地点?

是否有同志上山?”

他们能定位到汽车班电台的位置,显示在河谷里。

但是这个定位并不完全精确,而且无法判断是否有同志已经离开当前位置,为防误伤,斑头雁03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是的,都在,暂时无人上山!”

班长言简意赅。

“一枚炸弹即将命中定位区域,请在炸弹起爆后再发起行动。”

班长听着,高兴之余,有点点遗憾,空中的同志就是飞得快,自己这边紧赶慢赶,就在伏击区域边上几公里,居然还是没他们跑得快。

“明白!”

事已至此,只好见者有份了。

而在河谷边上意图设伏的敌人,听到的尖啸声,正是来自这枚电视制导炸弹。

炸弹距离他们埋伏的地方已经只有几公里,而此时,和炸弹同向飞行的斑头雁03距离这里也并不是很远。

至少在大口径红外热像仪的眼睛里,这个距离不远,在河谷弯道内侧的悬崖上,热像仪里很清晰的显示出了十来个目标。

就算是6月,但是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人体的红外信号还是太过显眼了。

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自己人,被山体遮挡了,这个河谷并不是非常宽。

“山上没有自己人!”

组长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就足够了。

武器操作手笑了起来,十字光标死死的压住了悬崖上人员最扎堆的地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