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山上没有自己人(1/2)
不但收到了确认,而且还定位了位置。
如果说敌人依据有利地形有心算无心占便宜的可能性不小的话,那在有了准备的情况下,还能占多大便宜就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毕竟这里可能出现的敌人并不难猜,甚至连谁训练的他们我们也大概是心里有数的,他们也搞不到什么重武器,能干出多大的事情来其实大致有数。
所以当定位区域附近的同志发回消息的时候,图4高原型巡逻机上的同志们松了一大口气。
他们仍然还在向那片区域前进的过程中,还有一点距离。
其他的无论是攻击机还是战斗机,都还在路上。
这么大的一片区域,用战斗机保持空中巡逻,在当前的环境和敌我态势下无疑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里外里一算,用图4巡逻反而还更合适一些,反正它和地上的雷达站都不是吃素的,等到他们发现了再出动也不迟。
像今天这种情况,其实并不算迟,毕竟高原西线东线各有一个机场,覆盖还是很不错的。
当收到可能被伏击的同志发来的消息后,就更不会迟了。
说得简单点,同志们收到消息之后,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地防御,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但是,同志们会这么老实?
现在,收到了伏击地段的同志们的确认之后,从指挥中心到赶赴现场的各支力量,心里的担心依然存在,只是方向完全掉了个个!
功勋礼包送外卖了,他们担心那个汽车班忍不住!
实际上,他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老话说得好,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此时,在伏击地段几公里外,同志们在车上已经摊开了地图。
班长一手握枪,一手狠狠的点在一个地方:“绝对是这里!”
其他同志纷纷点头,以他们对这一段的熟悉程度,以及过硬的军事技能,在定位区域附近,很容易就能找到符合条件的位置。
这里是一个弯曲的河谷,虽然名为河谷,但是水却不多,冲积的泥沙在干燥情况下,通车条件很好,也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河谷两边都是刀砍斧削一般的高崖,高度和距离正好处于轻武器能居高临下,但又没有超过轻武器射程的地步。
完美的伏击地形!
而定位的位置,虽然不见得彻底精确,但是正处于这个这个河弯的内弯,看来花旗佬还是下了本钱的,他们选择的位置很经典。
这个位置的好处在于,相比外弯,内弯可以在尽量减少运动的情况下,以几乎相同的距离和一致的观察条件,攻击到整个弯道。
甚至连轻武器瞄准器的标尺都不用调整一下。
战士们更兴奋了!
敌人越强大,他们就越来劲。
“这样,我们第一台车上只留一个人开,其他同志都集中到后面3台车上,向伏击地段前进。
不过这样的话,第一台车会很危险,谁开?”
砍头、截尾、打中间这个套路是如此的经典,我们总不能指望敌人蠢到不懂。
作为这个班的指挥员,班长有自己的职责,否则他就自己上了。
“我去!”
“我去!”
“我!”
副班长举起手:“我去吧,我技术好。”
“这儿谁技术不好?
你不能去,你还有其他任务。”
不过班长并不是很担心,如果敌人有先进到一定程度的武器,例如和我们的一样先进的话,那坐哪台车都一样,如果敌人只有轻武器,那还是坐哪台车都一样。
因为轻武器很难打穿这些军用卡车的驾驶舱,这个车子的驾驶舱是包裹了一层装甲钢的,量不多,刚好能把驾驶舱围起来,防弹能力刚好够7.
62,虽然都不高,但是再结合同志们的头盔和防弹衣,一般的轻武器可搞不定这个驾驶舱。
非要说的话,反倒是我们自己的轻武器还能解决这个问题,12.
7脱壳穿甲弹足够对付M113装甲车了,更别说这种装甲车辆鄙视链底端的轻“装甲”
车辆,只是也有些吃力。
驻扎在这里的兄弟部队重机枪虽然很轻,但是同样得费不少劲才能扛上山,这里可是海拔数千的高原,而敌人有没有这么轻的重机枪还两说呢。
“为什么一定要进入敌人的伏击圈?”
副班长有些不解。
明知山有虎,那就不要去明知山嘛。
另外想办法捅老虎屁股 “不进入啊,我只是怕敌人向前运动,力保万无一失而已。
按计划,我们是要在伏击点之前下车的。”
班长一脸莫名其妙的表情。
“好吧,你继续。”
副班长一口气差点儿没接上来。
“虽然敌人埋伏的地方,主力肯定是在内弯,但是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在外弯那边部署一定的策应部队,这样可以彻底消除火力死角,而且战术上灵活得多。
所以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副班长,你带3个人,发起战斗的时候去搜索河弯外圈!
剩下的人,到时候凡是能动的,都下车跟我走,向内圈搜索。”
虽然说得很乐观,但是这句“凡是能动”
的还是多多少少显示了战斗可能的残酷。
至于这个略显详细的作战计划,对于战术消息通信系统和现在的战士们来说,都有些超纲了。
班长预估了一下车辆前进的速度,只发了一个简单的制式消息,大致意思是:“十分钟后,发起攻击。”
四辆汽车再次启动,除了预先整理好装备的驾驶员之外,其他同志开始整理装备,其实不多,突击步枪、手榴弹,没有机枪,更没有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
好在有个东西还是有的——枪挂榴弹,汽车班也是班,有两支枪上挂了这个东西。
除了枪支弹药和防护装备、急救药包,他们没带任何别的东西。
既然头上的飞机已经发现了这件事情,那么他们就没有必要携带任何别的东西。
骑车在河谷中缓缓前进,已经距离不是很远的图4巡逻机上却炸了。
收到消息之后,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同志们自己上去了!
他们立刻联系了指挥部。
“什么?
他们自己上去了?”
“是的,他们没说具体的计划,但是预计在十…不,八分钟之后发起作战。”
指挥部的指挥员是又气又笑:“嘿,他们还知道发挥作战的主动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方面,他们算是玩明白了!”
可是这还不能说同志们有什么不对,毕竟他们才是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对情况最了解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比别的同志清楚得多。
总不能命令他们“步枪阵地左移10厘米”
吧?
笑话了那属于是。
既然你们敢于作战,那同志们就给你们创造最好的作战条件。
“你们距离最近,用最快的速度赶上去,给他们最大的支持!!!”
指挥员在电台里对图4高原巡逻机下达了命令。
“明白!”
嘴里说的是明白,但是动作上却并没有多余的动作,他们现在已经是最大速度了,暂时没有别的操作可以做。
放下电台话筒,巡逻组长突然想起了什么,看了看战术定位终端上的数据,又在地图上比划了几下。
“我们现在距离定位区域只有50公里了!”
他高兴的道。
“是啊,然后呢?”
另外一位同志还没想清楚他话里的意思。
“这意味着,已经进入了电视制导炸弹的发射距离之内!
而且很快我们就可以接收单兵电台的信号。”
电视制导炸弹的极限射程是60公里,而图4巡逻机上的大功率电台,足够在随后的距离上和单兵电台建立通信。
毕竟他们能接收小信号,发射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