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晦涩难懂的内容(1/2)
炉龄太短,这是当前京钢厂在转炉这件事情上碰到的最大麻烦。
这倒不是说就没有别的大麻烦,刚才范厂长自己都说了还有几个,但是和别的比,现在这个问题无疑是最突出的,装备寿命问题,是这时候困扰我们各行各业的老大难问题了。
随着高振东这只蝴蝶翅膀的扇动,有一些在解决了,但是转炉的炉龄,恰好就是蝴蝶效应很难影响的地方。
“你们有没有分析炉龄短的原因?”
高振东问道。
虽然手上关于这台转炉的资料已经很齐全,但是这方面的东西却很少,原因很简单——这东西刚整出来,还没积累那么多经验。
此时我们的科研,大多都是要靠经验的,理论上的东西还不多。
而且这种实际工程实现,的确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最大程度的发现问题。
所以,高振东才有此一问。
“我们觉得,主要还是材料问题,炉衬材料不行,我们统计过,迄今为止,炼钢过程中的耐火材料消耗极高,达到了810kg/吨钢以上。”
、 材料,当前大部分寿命问题的罪魁祸首。
耐火材料消耗,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统计和核实的数据,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能发现,顾名思义,就是每炼一吨钢,转炉里的炉衬耐火材料会被消耗掉多少。
已经掌握了这个数据的京钢厂,非常直观的就能明确,材料不行。
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数字,而京钢厂的数据,听得高振东直皱眉,是有点高,但是他却不认为完全是这个原因。
“我倒是觉得,这里面材料问题很大,但不是唯一原因,我们要首先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材料消耗,只是我们看到的结果,但是不一定是全部的原因。
如果这么简单的倒果为因,就有可能让我们忽略掉一些其他的因素,最终导致这个问题得不到全面的解决。”
高振东没有说到底是什么原因,而是先给同志们上了一课。
此时的他,已经有这个资格和底气。
听了他的话,其他同志忍不住交流起来。
“嗯,高总工说得有道理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炉衬材料消耗如此迅速,不见得只是耐火等级不够的原因。”
“别管什么原因,我们只要提高耐火材料等级,一力降十会不就行了。”
“哪儿那么简单?
材料性能的提升是有难度和上限的,要是能顺利提升倒还好说,可是如果提不上去呢?
或者提不到那么高呢?”
“就是啊,一招鲜的确可以吃遍天,但就怕这招不够鲜啊。”
“可是这炉子里面的事情,谁知道啊,那么高温度,也没观察手段。”
“可以理论分析嘛,什么事情都要直接观察,哪儿那么容易。”
“你想得美,观察不容易,难道理论分析就容易了?”
这话把刚才的同志一下子就整卡壳了,对啊,按照现在的情况,没准理论分析还更困难一些。
“唉,我不行,但是高总工说了不只是这一个原因,那没准人家有思路呢,他和我们可不一样。”
好了,现在换另外一位同志卡壳了,这话说得没毛病,自己这帮人想不到,不等于人高总工分析不出来。
等到大家都充分发言,暂时没有头绪之后,范厂长才道:“高总工,您说得的确有道理,不过我们一时之间是找不到头绪,您那儿现在有没有什么想法?”
他对高振东的习惯多多少少是了解的,这一位从来不空口白话,既然能做出这种提醒,说明他多半是发现了一些什么。
高振东点点头:“同志们,你们说,炉衬被消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温侵蚀!
简单来说就是烧掉了!”
同志们道,这个问题多简单,这也是不少同志决定提升耐火等级的原因。
高振东不置可否:“你们用的耐火材料,是镁碳砖和焦油白云石砖,对吧?”
镁碳砖,不是用镁和碳制成的耐火砖,那样搞别说耐火了,反而烧得更旺!
而是氧化镁和石墨或其他碳烧制的耐火砖,氧化镁耐高温,而碳起到的作用则非常反直觉——这玩意在高温下具有抗氧化性,能防止耐火砖被氧化和侵蚀。
至于焦油白云石砖,本质上也是镁碳砖,只是其中的氧化镁来自白云石,而碳来自焦油,来源和原始组分的不同,导致性能略有差别。
可别小瞧耐火砖这个略显土气的名字,脏三的航母因为没有耐火砖,从我们这边民用市场上买,之所以从民用市场买是因为这货买不到军用的。
买民用的它还舍不得出大价钱买到了黑心商家头上,然后锅炉就Boom了。
反航母耐火砖和反航母厕所,算是脏三的经典航母笑话。
“对对对。”
京钢厂的同志连连点头。
高振东笑了起来:“那同志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事情,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800摄氏度以上,我们炼钢的钢水不过16001700摄氏度,怎么把氧化镁烧掉的?”
啊这…不少同志一下子就懵了,这事儿…对啊,怎么烧掉的?
这离着氧化镁的熔点还高着呢。
“所以高总工您的意思是,耐火材料被消耗掉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不只是物理过程?”
“对,我认为,耐火材料的消耗,是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双重结果。”
高振东提醒道。
“化学…高总工,您说的是氧化铁?”
氧化铁在高温下容易与还原剂产生反应。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炉衬的化学侵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在高温条件下,这个情况就更加严重!”
“可是氧化镁和氧化铁之间在高温下不会直接发生反应吧?
要不然就根本不敢用氧化镁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做炉衬了。”
高振东摇头笑道:“这可就不见得了,FeO和MgO会形成无限固溶体,在这种情况下,以氧化镁为主要成分的炉衬是会被侵蚀的。”
无限固溶体,指两种物质在固态下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这种溶解没有溶解度限制。
啊?
这也行?
无限固溶体对相当一部分同志来说,大概相当于是闻所未闻,但是能听懂个“溶”
字,等到听完高振东的解释,这才多少明白一点。
而少有的能知道这个事情的,大概也没想到这头上。
“啊,高总工的提醒太及时了!
FeO和MgO的确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这的确应该是耐火砖被侵蚀剥离的一个原因!”
FeOMgO无限固溶体系,是在3040年代之间被发现的,略显冷门,有人好不容易才想起来。
“虽然没有经过试验,但是我可以推断,当转炉中的FeO百分比上升时,对炉衬的侵蚀速度上升,这种上升,甚至可能是指数级的!”
听着高振东的大胆推断,同志们心里无比的佩服,什么叫做理论推导?
这才是理论推导!
就靠着一个二三十年前才发现的无限固溶体系,就能推断出如此多的东西来。
高振东推断敢这么大胆,是因为他脑袋里面有货,所以他也不怕把同志们忽悠瘸了。
“高总工,我们回去这就组织试验,看一看到底情况有多严重!”
范厂长道,他对高振东的话非常相信,所以要验证的并非“是不是”
而是“多严重”
。
高振东笑道:“我根据个人研究,建议你们将渣中总FeO含量控制在15以下。”
他这句话说出来,同志们就想起现在那座转炉的实际情况——相当长的时间内,渣中总FeO含量是在20。
这个数字和高总工刚才预估出来的那个数字之间,绝不是一个巧合。
“说到这个,我们现在也在头疼,现在冶炼过程中搅拌能力差,化渣速度慢,熔炼过程易喷溅,渣中FeO含量下不来。”
范厂长也在头疼,原本以为这是个小问题,没想到可能还是个大问题。
高振东笑得更厉害了:“那简单,我看你们用的单孔氧气喷枪,你们多加几个孔嘛,改三孔喷枪!”
好嘛,该简单粗暴的时候,高总工也是很简单粗暴。
虽然单孔改三孔不仅仅是增加两个洞洞那么简单,但是总体来说这个方案充满了暴力的美感,单孔不行是吧?
那我上三孔!
高振东这个建议,实际上在十多年后才被应用,效果很好,他只是提前把这方案给提出来而已。
范厂长从善如流:“嗯,这是个办法,我们回去就琢磨改进装备。”
这个倒不是盲从,而是他在脑袋里面想了想,这的确是个很不错的路子,只是细节需要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