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3章 土地!土地!(1/2)

天启七年九月初五。

秋雨初歇,三营屯城外的军营内泥泞不堪,火把将泥地映成一片赤红。

崇祯踩着烂泥深一脚浅一脚前行,玄色箭衣下摆溅满泥点。

英国公张惟贤、成国公朱纯臣紧随其后,辽镇副总兵祖大寿则面色紧绷——他刚因所谓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虚报问题被皇帝私下敲打了一番。

引路的孙祖寿举着火把,跃动的火光映亮他棱角分明的脸庞,眼底血丝未消。

“陛下,就在这帐里。”

孙祖寿掀开低矮营帐的油布帘,浓烈的汗馊味混着草药气扑面而来。

十余名伤兵见皇帝亲临,挣扎着要起身行礼,被朱由检抬手按住:“都躺着!

朕今日不是天子,是兵部来听弟兄们说句实在话的书办!”

他顺势坐在一条破长凳上,拍了拍身旁草铺:“坐近些。

朕问你们——去年宁远城外打鞑子,建奴的披甲兵冲阵时,你们手里的家伙可还顶得住?”

一片死寂中,独臂青年突然嘶声道:“顶个屁!

饿得眼冒金星,长矛挥两下就脱力!”

他空荡的左袖管随风晃动,“鞑子重箭射来时,俺连举盾的力气都没……”

“放屁!”

角落里满脸刀疤的老卒捶地怒吼,“力气?

老子年轻时饿着肚子照样捅死过鞑子!

可咱们的刀砍在他们棉甲上跟挠痒似的!”

他抓起墙角一把旧弓,双手一掰竟吱呀作响,“您瞧瞧!

宁远城头暴雨一浇,弓弦软得像面条——可建奴的角弓怎么就不那么怕潮......”

崇祯转向祖大寿:“祖将军!

你在辽镇和建奴真刀真枪干过多年。

你说——为何建奴兵能扛重甲冲锋?

为何他们的弓矢能比咱们的能扛潮?

莫非他们喝风饮露不成?!”

祖大寿被皇帝灼灼目光逼得喉头发紧,硬着头皮道:“回陛下!

建奴…虽无饷银,却有庄田!”

他见张惟贤使眼色,索性豁出去,“八旗兵丁每人分地六十亩,掠来的汉民为其耕种!

收成七成归兵,三成归旗主……便是包衣奴才,也能日食两顿高粱饭!”

他想起宁远城下那些膘肥体壮的八旗马,声音发涩,“战马更由庄田苜蓿精饲,比咱明军瘦马强出数倍……”

祖大寿说的这些,崇祯其实都知道,后世的史料上都有记载,他那个酷爱明史的高老师和他闲谈的时候也经常讨论这些问题——在他和高老师看来,入关前的八旗军制其实就是明朝卫所制的加强版,提升了旗丁的政治地位,让他们享有更多的特权。

不过满清在关外的时候就那么点地盘和人口,这个特权也特不到哪儿去。

所以,当时普通八旗兵战斗力真正的保障还是土地!

土地是封建军队的根本!

崇祯接着又问祖大寿道:“祖将军,你在宁远和建奴真刀真枪干过几场。

你的家丁如何?”

祖大寿被皇帝问到家丁,顿时挺直腰板:“回陛下!

臣的辽镇健儿每顿必有一斤米、二两肉!

弓必用柘木,箭镞必足三钱!”

他瞥见张惟贤使来的眼色,却浑不在意地继续道,“臣麾下最精锐的家丁,则是人人双马,铁甲护身......”

“哦?”

朱由检突然截住话头,仿佛闲聊般问,“双马铁甲——这般耗费,俸禄够使么?”

祖大寿咧嘴一笑:“俸禄哪够!

好在臣在宁远给家丁们分了庄子,每丁二百亩地。

收成好的年景,自给自足不说,还能攒钱添置器械......”

帐内骤然死寂。

张惟贤手中的火把猛地一晃,朱纯臣的靴跟无声地碾进泥里。

崇祯却抚掌而笑:“妙啊!

这不就是太祖爷的军屯制吗?”

他突然转向角落一个瘦小士兵,“你呢?

家里有几亩屯田?”

那士兵在皇帝注视下瑟瑟发抖:“小、小的入营十年,莫说屯田,连房基地都没分到.....

“不可能!”

朱由检骤然变色,目光如刀扫向孙祖寿,“洪武定制:凡卫所兵,人授田五十亩!

蓟镇最多时辖山海、永平、密云等三十八卫,如今还能运转的至少还有二十个。

每卫五千六百兵,该有二十八万亩军田,二十个卫该有五百六十万亩!

这些土地何在?

总不会凭空消失了吧?”

五百六十万亩......

这可是个马蜂窝啊!

孙祖寿扑通跪倒,喉结滚动却说不出话。

火光映着他额角的冷汗,滴落在泥地上。

“英国公!”

崇祯猛地转向张惟贤,“您家世代掌中军都督府,说说这军田数目对是不对?”

张惟贤脸色煞白,强自镇定道:“陛下明鉴......

军屯旧制年久废弛......”

“废弛?”

朱由检突然抓起地上一把泥土,黑黄的泥浆从他指缝间渗出,“朕倒要问问,这些本该养兵的田土,是飞上天了,还是沉入地了?”

他踏前一步,靴子碾着烂泥发出咯吱声响,“或者.......

是被谁吞进肚子里了?”

火把噼啪爆响,帐外一阵秋风卷过,湿漉漉的凉风卷进帐帘。

“成国公。”

天子的声音冷得像冰,“你管着后军都督府,蓟镇军田册档总该有数?”

朱纯臣的膝盖几乎要弯下去:“臣......

臣即刻清查......”

“是该清!”

崇祯突然抬高声量,“太祖高皇帝立卫所,本为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今......

兵无寸土!

将吃空饷!

鞑子破关如入无人之境!

再这样下去,大明要亡了!

大明亡了,你们给谁去当英国公?

当成国公?”

雷鸣般的怒喝在狭小军帐里回荡。

伤兵们蜷缩在草铺上,独臂青年盯着皇帝衣摆的泥点,浑浊的眼里第一次燃起火光。

“孙祖寿!”

崇祯的矛头陡然转向,“明日带朕去看军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