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章 草率了(1/2)
会议室的空气凝固得像铅块。
王主任的指节在红木桌面上敲击,每一下,都像砸在众人心上。
他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刚刚批复的采购申请,上面的数字长得像一串电话号码,后面跟着一个刺眼的“元”
字。
“激光熔覆系统,德国进口。
相控阵探伤仪,美国订制。”
王主任的声音干涩,“杜宇泽,你申请的这两样东西,把我下半辈子的面子都透支光了。
院里开会,就差指着鼻子骂我败家了。”
杜宇泽没说话。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王主任。
“老张,你有什么想法?”
王主任把视线转向了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
张工,五十多岁,是李鬼手几十年的工友。
他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慢悠悠地开口:“王主任,我不是信不过新技术。
可咱们这么多年,不都是老师傅们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李工的手,比尺子准,比仪器灵。
现在为了一个毛头小子几句话,就把咱们的传家宝全扔了,是不是太草率了?”
他的话音一落,会议室里几个老资格的工程师都微微点头。
“草率?”
杜宇泽终于开口了,“张工,李工的手再准,能看到钛合金晶格里的微裂纹吗?
他的经验再丰富,能算出高频涡流下的应力共振频率吗?”
【认知冲突:经验主义 vs.
数据主义】
“你!”
张工的脸涨红了,“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没有我们这些老家伙打下的底子,你连编程的电脑都用不上!”
“我没有否认你们的功劳。”
杜宇泽的语气没有起伏,“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时代变了,造航发的规则也变了。
我们不能再用情怀和感觉,去对抗物理定律。”
“物理定律?”
张工冷笑一声,“我只认一个定律,那就是实践出真知!
你那些花里胡哨的仪器,还没开机,就把项目经费烧掉一半。
要是再出问题,谁负责?”
“我负责。”
杜宇泽吐出三个字。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王主任看着杜宇泽,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压迫感。
他最终一拍桌子:“行了!
就这么定了。
仪器三天后到场,杜宇泽,你全权负责。
出了任何纰漏,我第一个撤你的职!”
三天后,一尘不染的恒温恒湿车间里,两台崭新的设备被白布覆盖,如同两尊沉默的巨兽。
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率先启动。
杜宇泽亲自操作,将一块新的钛合金圆盘送入检测区。
屏幕上,蓝色的数据流瀑布般刷过,几十个探头同时工作,将材料内部的结构用三维模型实时呈现出来。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下一秒,模型上,突然爆开一片刺目的红色警报。
“这是什么?”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脱口而出。
屏幕上,那块外表完美无瑕的钛合金圆盘,其内部结构模型却像是被泼了红墨水,密密麻麻全是标记着“微观缺陷”
的红点。
“不……不可能!”
材料科的负责人冲上前来,抢过检测报告,“这批是最好的特A级航空钛,我们自己都检测过的!”
“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杜宇泽问。
“A型超声波,单探头,手动扫查。”
“那最多只能发现毫米级的夹杂和疏松。”
杜宇泽指着屏幕,“而这些,是微米级的。
你们的设备,根本看不见它们。”
车间里一片死寂。
如果这台机器是对的,那就意味着,他们仓库里价值数千万的特级原材料,全都是废品。
张工一直站在人群后面,此刻,他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种果然如此的表情。
“王主任,看到了吧?
我就说,这东西不靠谱。
好好的材料,非要说成是垃圾。
这要是听他的,咱们的发动机,一个零件都造不出来!”
“对啊,这还怎么搞?”
“项目要停摆了……”
人群开始骚动,绝望的情绪像病毒一样蔓延。
王主任的额头渗出冷汗,他转向杜宇泽,嘴唇都在哆嗦:“杜宇泽……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宇泽没有理会众人的恐慌。
他调出探伤仪的后台数据,双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一串串复杂的代码和材料力学公式在他指尖流淌。
他在重新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正在基于‘涡扇-15’核心机实际运行工况,重构材料疲劳寿命与初始缺陷尺寸的关联性阈值……】
【计算中……】
【模型建立完毕。
新无损探伤验收标准‘D-Standard 1.
0’已生成。】
“把所有原材料,重新检测一遍。”
杜宇泽抬起头,对操作员下令。
“用……用什么标准?”
“用我的标准。”
他将新的验收标准导入系统。
屏幕上,刚才那片“满目疮痍”
的红色三维模型,瞬间变化。
超过95%的红点,变成了代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