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东方小巴黎!(2/2)

岭?”

高华笑道:“那可是个大城市啊!”

汪编剧:“…………”

他怎么不知道那里是个大城市?

摇了摇头,他问道:“高同志要去哪里?”

高华老实回答:“终点站,冰城。”

汪编剧满脸遗憾说道:“我听人说冰城号称东方小巴黎,阳光明媚的午后漫步中央大街,仿佛置身一座欧洲城市......

可惜我一直没机会去,还听说松滨饭店的锅包肉、酥黄菜、溜三样、南煎丸子和番茄里脊可谓一绝,高同志 到了之后不可不品尝!”

高华重重点头。

接下来他俩又聊了很多美食。

汪编剧相形见绌。

毕竟高华吃过的网红美食和传统经典不计其数,也就是他考虑到时代的因素,收着讲,但这也够汪编剧满脸惊叹了。

他摆了摆手:“高同志先等一等,容我拿个本子记下来!”

1: "......"

睡了个昏天黑地不知日月后。

冰城到了。

高华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走出车厢,瞬间清醒过来。

无他。

冷!

如果说四九城的寒风属于刮骨钢刀,那么冰城的寒风就是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不是高手,一刀人就无了.......

高华环顾四周。

除了一些有经验的旅客,早早将自己裹成粽子,其余人如他一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忙不迭打开行李背包,有多少衣服往自己的身上套多少件衣服......

很快。

高华全副武装的走出车站,除了眉毛结冰外一切都很好。

这年月没有导航软件,出站后他不辨东西,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前往招待所。

但没关系。

后世的火车站外有着出租车,亦或是三蹦子、老头乐,而现在的火车站外有的是人力三轮和板车,既能拉货,也能拉人。

高华本想问路后自行前往招待所。

但他看着那些三轮车夫冻得瑟瑟发抖依旧在等着拉活,顿时走上前去:“冰工大招待所去吗?”

车夫问道:“一个人?”

高华点点头。

“五毛。”

“好的。”

“啊?

你真坐啊?”

“不然呢?”

高华直接坐在冰凉的三轮车上。

车夫满脸懵逼。

毕竟他说出五毛钱的天价就是想要吓退高华。

无他。

车夫都是按人数以及路程收费。

一次性载客越多,公里数越远赚得越多,反之赚的少不说,还要重新排队。

但是吧......

高华直接数了五毛钱递过来。

车夫犹豫片刻,骑着三轮车离开车站。

五分钟后。

冰工大招待所到了。

高华:“......”

车夫满脸认真:“不退钱啊!”

高华点点头,笑着说道:“给您一毛钱,能在这儿等我一会吗?”

车夫问道:“你还要再坐车?”

高华说了个地址,车夫当即摇了摇头,手指北方:“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看到电影院向东,再走大约五六分钟就到地方了!”

说完。

他骑着三轮走了。

高华满脸懵逼。

摇摇头,他自己的行李箱进入招待所,出示石油学院给他开的介绍信,成功入住。

二楼单人间。

服务员简单交代几句旋即离去。

推门而入。

映入高华眼帘的是很简洁干净的房间,衣柜、床铺,桌椅板凳应有尽有。

不过他在火车上已经睡饱了。

关门离开。

按照车夫教的路线,很快他见到了一座毛子风格很浓重的办公楼。

出示介绍信。

他被一个中年人领到办公楼后面的车库。

车库里装着暖气片。

暖洋洋。

中年人解释道:“俺们这嘎达冬天太冷,不这样车就打不着火......”

高华点头表示理解。

四九城的冬天也很冷,卡车放在室外过一夜也打不着火,需要在发动机下面放个火盆,外部热车…………… 揭开帆布。

高华看到了石油学院承诺给他的美制小吉普。

车况还好,就是有点脏,车轮外裹着一层泥巴,车身上满是泥点点,很明显是从郊外一路开进城,然后还没有清洗………………… 中年人有些尴尬,强行解释:“太冷了,怕洗车后把车给冻坏了!”

高华假装理解的点点头,然后问道:“我现在能把车开走吗?”

中年人皱眉:“你开去的地方有车库吗?

有暖气的那种?”

高华回答道:“我住在冰工大招待所。”

中年人这才放心。

高华简单熟悉了一下吉普车,旋即一脚油门离开车库,一路轰轰隆隆的去了招待所。

这次。

招待所的服务员格外热情。

毕竟骑自行车和开小汽车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哪怕后者的车是几十年前的老爷车。

吉普车存进车库。

高华看了看表,此时不过下午三点半。

时间还早。

他直奔中央大街而去。

打卡。

拍照。

(上世纪60/70年代的中央大街) 注1:《上学歌》诞生自1952年,四九城实验二小的教职工编写,传唱很广。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